读《静坐-的科学与心灵之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本书由杨定一博士和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女儿杨元宁合著。某晚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深感南怀瑾先生预言极是,今后的世间大菩萨有相当多会出自科学家,诚如斯言!

      中华文明史7000年,亦或曰5000年。过往易、道、儒、佛、诸子百家、医、艺等诸多著作,已然久远,文字、文化、历史背景的隔阂,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文字的晦涩、义意多重、表述/功法隐晦,加以今人多处于"忙、盲、茫"之境,且常以"多快好省"为宗旨,更难以一门深入、长期实践去探究真理实相。

        依惟明观察,通常而言任何技艺、学问、功夫,没有十年以上的精进、敬业和刻意习练,很难得到一门技术、学问的初步的"精湛"之妙。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也就为什么惟明仅自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和佛道禅修实践者",默默探索、潜心实践,"道"定不会远人。

        无论过往经历为何?读书、学习、实践、体验、培训过多少次,那些努力和小小成果,与高人、贤人、哲人、圣人、仙佛相比,不就是沧海一粟,不就微尘一粒,九牛之一毛吗?

        上面是一时的散心杂话,还是让我们回归到本书的一些要点吧!

        为了尽可能让阅读这篇小文章的您,即能把握本书的主要脉络,同时又能够直观快速获取关键要点,首先附上目录,然后附些实验对比图片以及一些形象化的照片。作为"知"的食物,而"行"就得靠您自己去体验、实践和验证了。


目录

        据惟明所知,静坐的姿势有96种之多,南老在《道家与长生不老》中介绍过11种,而我们比较常见的仅5-6种而已。杨博士更为简介,仅介绍其中三种。

目录

静坐离不开恰当的呼吸方法。书中介绍了数息法、横膈膜呼吸法、鼻孔交替呼吸法。

目录

静坐还可以观想法:白骨观(是释迦牟尼佛最早传授的修行方法之一)。持咒静坐法:书中介绍有出声的方法,惟明理解属于声瑜伽的一种。也有心中默念的方法,后者有比较多的习练,出声的今后可以尝试对比二者效果。

杨元宁(序)

无论用哪种方法,身心收摄是共同的法门。

杨元宁(序)

杨定一(序)

杨定一(序)

杨元宁(序)

逆舌身印

静坐三姿态

双手结定印

横膈膜呼吸

同上

鼻孔交替呼吸法

同上

出声持咒

同上(结莲花手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想(止观双运)

不同脑波的分布区域

实验数据对比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默咒法令脑部海马回活化

静坐前后脑波对比

静坐后脑部对比

拙火静坐与体温心跳

呼吸模式数据对比

静坐与荷尔蒙

静坐对压力焦虑影响

静坐前后脑部区域值

静坐影响心理

静坐可调理血压

静坐影响呼吸心肺

静坐让额叶活跃

脑部活化

静坐影响血流量

静坐影响左右脑

同上

静坐影响脑部中枢

惟明推荐此书原因如下:

1.曾经拜读过杨博士的《真原医》一书(如有兴趣,可以一读惟明9月30日《读【真原医】有感》。出于对于居留美国的华人科学家、医学博士,很谦虚包容地研究推广中医及东方传统的自然、灵性方法在治疗疾病方面的运用,强调系统性、人本的、以治心为核心的治疗理念深感钦佩。

2.本人已有近7年的静坐实修体验,而且也阅读学习过一些有关静坐的文章、书籍,其科学性、条理性、具象性、广泛性比较适合于大多准备学习静坐的现代初学者,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宗教色彩,原理的解释比较通俗易懂。

3.极为可敬的探索实践精神

"对我来说,静坐一次囊括了实修、技术、境界、转化的经验……尽管多年前我第一次试着在医学期刊发表静坐论文时,多少还觉得自己犹如荒漠中的孤独旅人。当时,亲身体验过静坐滋味的科学家和医师毕竟只有极少数,而能发现静坐与宗教、哲学等人类文化结晶毫无冲突的科学研究人员更是寥寥无几,我正是其中之一。"

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从事学术研究生命科学的科学研究人员、医师、心理理疗、咨询师乃至健康营养师所应该具备的亦或是学习的。

4.父女二人写作的发心良善,充满利于大众的良知。

"我们的生活无不充满了困惑和无奈,人类仿佛已经迷失方向,落入无尽的黑暗深渊,看不清出口的微光何在?这种灵性上的"干旱"和信心的失落,让人类社会陷入了抑郁的漩涡,人生只能在莫名的恍惚和混乱里空转,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大多数人只是呆立着,望着眼前的梦魇,祈望能找到什么好拯救自己。正式这种无助感,催促我早日完成此书,至少能提供点儿什么以解决层出不穷的现代问题,因应节节高升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病变……"

【惟明观点】:

今天我们的社会,人们普遍都存有焦虑、焦躁、不安。"唯物"的急功近利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养生健康和疾病治疗方面,无论是病人还是医院,人们总是渴求马上见效,加之利益诱惑的驱动。让原本简单传统的方法被人为屏蔽或束之高阁,采取高成本而并不能从根上治愈的方法来进行"拖延式"的缓解效果的理疗,以至于终身服药,而绝无痊愈的可能,诚为可惜。

高血压:通过静坐、拍打、跺脚,甚至食疗等自然疗法完全可以恢复健康,但是目前流行的方法确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式的药物终身服用为主流解决之道。

糖尿病和腎病的治疗模式莫不如此为主流。

还有诸如"非先天性心脏病"也是如此,似乎只有"搭桥"为至上之途。

但依惟明所见及点滴尝试,仅以一定手法的按摩+食疗+就可以免去高额且有未来可能隐患的搭桥手术。

惟明感悟的养生有两点:

1.修身 2.治心。

而治心则是养+治的最高法门。

静坐是兼调身心的一种比较好的静功,您也尝试一下这个方法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