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心理养育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在大会堂聆听了李玫瑾教授的讲座《家庭养育中的心理学》,不愧是博导,两小时不喘一口气,将心理学知识融入具体案例之中,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教授说自己其实不是育儿和心理学专家,而是研究人的行为的。几个月前读过教授的一本书《幽微的人性》,其中对人性和犯罪心理的洞察非常深刻。分享今日讲座的几句金句:

图片发自简书App


1.心理问题是滞后反应,十二三岁出问题,其实是六岁之前已经有问题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2.所有问题源于养育,六岁前的养育排第一,青春期排第二。

3.人如电脑,一出生就具备硬件,第一个软件是家庭编程的,人的问题不要指望学校,真正解决人的问题的是家庭。

4.决定命运的不单是能力,还有性格。

图片发自简书App


5.决定行为的是观念,做与不做,在一念之间,这一念有时是在眼前呈现的父母的某一个画面,有时是耳边回响的父母的某一句话语。

6.关键期亲自抚养,有恩与他,能获得养育的心理资本,即得到了心理控制力。所有的亲自努力都让父母受益。

7.养育是人生的修行!(教育何尝不是呢!)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