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学习笔记(一)

推荐书藉

面向对象设计原则(8个原则)

1.依赖倒置原则(DIP)

�高层模块(稳定)不应该依赖于低层模块(变化),二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稳定)。

�抽象(稳定)不应该依赖于实现细节(变化),实现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稳定)。

(“shape”是个抽象类,所以它要被调用的时候,应该声明为指针,这样才可以指向不同的子类。)

2.开放封闭原则(OCP)

�对扩展开放,对更改封闭。(不要更改,而是去扩展)

�类模块应该是可扩展的,但是不可修改。

(就是说一个产品做出来了,但要应对变化时,它只要增加一些东西就可以改变功能)

3.单一职责原则(SRP)

�一个类应该仅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变化的方向隐含着类的责任。

(不要让一个类拥有过多的功能,如果一个类拥有七八个和多个重载时,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会出现问题)

4.Liskov替换原则(LSP)

�子类必须能够替换它们的基类(IS-A)。

�继承表达类抽象。

(就是说子类一定是会拥有父类的所有特征)

5.接口隔离原则(ISP)

�不应该强迫客户程序依赖它们不用的方法。

�接口应该小而完备。

(不要将过多的功能public,把一些真正有需要的成员才public)

6.优先使用对象组合,而不是类继承

�类继承通常为“白条复用”,对象组合通常为“国十条复用”

�继承在某程度上破坏了封装性,子类父类耦合度高。

�而对象组合则只要求被组合的对象具有良好定义的接口,耦合度低。

7.封闭变化点

�使用封装来创建对象之间的分界层,让设计者可以在分界层的一侧进行修改,而不会对别一侧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实现层次间的松耦合。

(封装的传统基层理解是“封装数据和代码”,但更高层次理解为“封装变化点”)

8.会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还将变量类型声明为某个特定的具体类,而是声明为某个接口。

�客户程序无需获知对象的具体类型,只需要知道对象所具有的接口。

�减少系统中各部分的依赖关系,从而实现“高内聚、松耦合”的类型设计方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设计模式基本原则 开放-封闭原则(OCP),是说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等)应该可以拓展,但是不可修改。开-闭原...
    西山薄凉阅读 3,964评论 3 14
  • 设计模式汇总 一、基础知识 1. 设计模式概述 定义: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
    MinoyJet阅读 4,003评论 1 15
  • 推荐深度好文:原文链接,作者:张洋 序言 Perface “佛曰: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佛教用语” 面向对象(O...
    不知公民阅读 805评论 0 4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
    viva158阅读 793评论 0 1
  • title: 设计模式简介categories: 设计模式tags: 设计模式date: 2017-05-03 0...
    九命丿相柳阅读 6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