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 口头禅怎么治?

周末回家发现每周此时来串门的三婶没来,正纳闷要问的时候,妈妈告诉我 ”三婶前两天被人打了“。我一听急了,问”怎么被人打了?哪个人还去打一个六十岁的啊婆啊?”

妈妈听后笑了笑说 ,“被一个七十岁的啊婆打的。” “啊!怎么回事啊?”我一听觉得好奇怪。

“你三婶什么都好,就是口头禅不好。每次说话都要加上一句走神(海南话直译表示脑子不正常的意思)啦,吧啦吧啦的。”

妈妈说“前两天她一早去买菜,看一位啊婆卖的青菜挺新鲜的,就问多少钱。人家啊婆说了一个价。她接了一句'走神啊,这么贵。'

那个啊婆回答说'这是自家种的,家里人吃不完才拿来卖的。嫌贵,你就不要买。'

可她又说'走神啊,就算自家种的也没有这么贵。'结果那个啊婆抄起扁担直接打她,边打边说'我一个七十岁老太婆,大清早来卖菜,就被你骂,你要买就买,不买就走人,我教训你,我让你骂人。'

后来有熟人看见,赶紧打电话给你堂哥。他过去的时候,三婶已经挨了好几下,堂哥赶紧跟人家啊婆道歉,然后带她去看医生,没事,就是受了点皮肉伤。”


正说着的时候,就听到隔壁三婶的声音,”不辉啊,我叫你去找人赔钱,你不去还说我。”

”妈,你别丢人现眼了,好不好?“ 堂哥的声音响起来,”你动不动就说人家走神,家里人都让着你,但是外人不会让你的。你不改掉这个口头禅,你还会被人打的。你不好好说话,自己得罪人就要自己接受惩罚。”

“爸爸,奶奶估计不会再说啦,她今天早上又说,我就说 奶奶,你再说那句话,还会被人打的哦。她就不说了。“ 听出这奶声奶气说话的是堂哥五岁的儿子。

然后再没听到三婶的说话声了。


生活中有一些人说话都带口头禅,常见的就是”嗯,的,啊,哦”之类的,三婶这个就比较严重一点。那怎么治?

说前要准备:主题  主要内容

很多人听到这句话肯定觉得很奇怪,说话就说话,还要什么准备。说话之前做准备好处多多,节约时间就是一个。

说话主题用15秒表达清楚。比如今天我们来谈谈通过哪个方法可以治疗口头禅。这些方法是……

说话的时候按照总分结构表达。先从总体说,再具体详细地说明。

说对方想听的话。比如月底的财务汇报,领导想知道的就是支出和收入的情况,那么一开始就要从总体上说支出和收入的总情况,紧接着才是具体的情况。

说中要替换:使用“高级词汇”

临近高考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问孩子考上二本的几率有多大,我说可能吧,估计可以吧,这样的表达给人的感觉不如说,

考上二本的必然性跟他的复习情况,临场发挥情况有关。如果复习好,心理素质好,考上二本的妥当性就高。

这样表达,家长也就明白了要关注孩子哪个方面。

说后要记录:逐步减少口头禅次数

口头禅一下子改掉是有难度的,但是可以通过记录来逐渐减少出现的次数,进而不再使用。

每次说话之后,想想有没有说到常说的口头禅,说了就登记下来。

比如规定今天口头禅的次数小于或等于三次。如果一天的次数少于规定的次数,那就可以奖励自己。如果多于规定次数,就要去反思多出的原因是什么。


总之,一个人的口头禅是可以改掉的,从说话之前,说话的过程中,还有说话之后三个阶段去练习,逐渐地就改掉这个不好的口头习惯。如果改不了,就想想我三婶吧,再不改可真不知道哪天就挨揍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