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下午,妈妈陪鱼儿在小广场骑平衡车。
鱼儿一人,时而挑战土坡,时而挑战水坑,可爱的狗狗也跟在一旁凑热闹。
勇敢的鱼儿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不曾叫痛,也不曾喊累。加油,宝贝!
睿睿小朋友的到来让活动更有乐趣了。
鱼儿一会追着睿睿,一会让睿睿来追他,一会和睿睿玩正面碰撞,一会追尾睿睿,引得还是新手的睿睿笑个不停。
当鱼儿看到睿睿的车比他的车多了个撑子时,立马想把撑子撑起来。
睿睿不从,俩孩子又是一顿较量,在睿睿奶奶协和下,鱼儿才罢休骑车离去。
辛苦睿睿奶奶寸步不离不停地指挥:“你往这,你往那,别……”而妈妈只顾观看,只有在俩娃纠缠不得其解,奶奶焦虑时才充当交警出面“哔――哔哔――”一声哨响,各归其路。
待两位小哥哥放学归来带球入场,鱼儿弃车拿球要和妈妈玩球。睿睿也想玩鱼儿的球。可是鱼儿不从,――强调这是小鱼的球。妈妈商量再三,最后妈妈说:“要不你拿球和睿睿换车车骑。”鱼儿答应,把球递给睿睿。睿睿欣喜的接过球,鱼儿想接过睿睿的车。此处妈妈失误――没有和睿睿商量“交换条件”。
待睿睿明白鱼儿要骑他的车时,弃球边哭边拼命护住自己的爱车,鱼儿立时大哭,用尽全力――一场拔河式争夺赛上演。奶奶更是念叨着:“吓着了,吓着了……”妈妈急忙停止拍照,扒开鱼儿的手,对鱼儿说:“小鱼儿,这是睿睿的车车。睿睿不同意交换,咱们就不能玩。”睿睿奶奶带睿睿匆匆离去,鱼儿还抱着球,边哭边追边喊:“我用球和你换车玩。”待到伤心的鱼儿稍作平静,妈妈和鱼儿回家。
家里,鱼儿伤心的坐在沙发上。
“鱼儿,妈妈知道小鱼儿想用球和睿睿换车玩,因为睿睿也想玩你的球。如果睿睿同意交换,那睿睿也能玩你的球,鱼儿也可以玩他的车车了。”鱼儿泪眼婆娑的念叨:“我要和睿睿换车车玩。”妈妈把鱼儿抱在怀里,“妈妈知道鱼儿很伤心,很难过。可是妈妈忘了告诉鱼儿,并不是所有的交换都能完成的。如果别人不同意交换,那我们就不能换。你看今天睿睿不同意交换,那我们就不可以玩他的车车了。下次和小朋友交换玩具玩时,我们一定要先问问小朋友‘乐不乐意交换噢……”在妈妈新玩具的安慰下,鱼儿终于释怀。
从这次游戏的小冲突中,我们可以看出鱼儿和睿睿还处在自我中心阶段,物权意识依然很强烈。
“这是我的。”当孩子强调这句话时证明孩子已处在物权意识敏感期。(2―3岁是孩子物权意识敏感期阶段)这个时期,在他们眼中“什么都是我的”,这让他们看起来“自私、霸道”。事实并非如此,这说明孩子已经懂得区分物品的归属,当孩子明确某件物品、玩具是属于自己的时,就会有自主意识决定该物品的使用。
家长在这个时期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跟宝宝商量是否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小朋友,如果不愿意就以平和语气告诉对方“不可以”。只有得到足够尊重的、可以充分表达自己意愿的宝宝,在感到安全的时候,才会开始愿意“分享”。
我们家长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孩子将会拥有清晰的人际界限,懂得尊重别人,敢于表达自己。维护好孩子的“物权意识”,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物权意识敏感期”,让孩子减少依赖性,建立自信心和安全感,有益于孩子人格的发展。
另外,在游戏中,鱼儿“用球换睿睿的车车”表明“交换玩具”已叩开鱼儿人际交往之门,进入人际交往敏感期。
人际交往,是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需求,一般孩子在3岁以后会有和别人交朋友的愿望。这种愿望最初会体现在下面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儿童首先是通过分享食物来产生连接。
第二个阶段:通过玩具来产生连接。
这个时期,儿童交往的特征常常是一对一的,通过交换物品、食物、玩具进行。成长过程中往往矛盾不断,在既容易流泪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容易重新和好。
这次小冲突还体现了鱼儿已进入了秩序,追球完美,执拗敏感期。妈妈和鱼商量用球交换睿睿的车车,这在他内心已建立了一道秩序,当秩序遭到破坏或挑战,他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就会哭闹并反抗破坏秩序的人。
在这个阶段,我们家长要保持教育观点的一致,心平气和地理解接纳孩子的想法,对他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才会顺利地度过执拗敏感期,向好的方向发展。
诚然,我们父母平时只要放慢速度,肯蹲下来陪伴孩子,就会发现孩子的各个敏感期,无论孩子处在哪个敏感期,我们都要做到爱孩子,尊重孩子,在爱和尊重的基础上去发现,去引导,帮助孩子顺利的成长。
第二天,3月8日,妈妈和鱼儿去小广场玩球,遇到了睿睿。妈妈说:“睿睿不会被你吓着了,不敢和你玩了吧?”“嗯,我们过去看看。”鱼儿边说边抱着球走到睿睿面前,把球放在地上后退两步问:“睿睿,你愿意用车车和我换球玩吗?”睿睿笑着把车交给鱼儿,拿起球,鱼儿并没有骑车,而是把车车的撑子撑住说:“睿睿我们一起玩球吧。”睿睿高兴的把球掷给鱼儿,鱼儿再掷给睿睿……
睿睿奶奶说,昨天睿睿回家,妈妈给睿睿讲……――握手言和 还是好朋友――看,在儿童交际交往中,容易流泪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容易重新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