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鹰教育幸福年会:彭凯平告诉你用积极心理学培养健康人格

在扶鹰第七届幸福年会现场,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原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受邀在年会上围绕积极心理学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发表讲话,教授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两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尤其针对当下现实给出了十分专业的方向,并分析了方向的理论性和实际意义。

彭凯平教授表示,教育是一个全民的事业,吸纳更多的人对教育发表意见才能让教育回归实际、回归效用,理论作为辅助共同碰撞思考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彭教授首先强调的是一种基本智慧既来自《易经》也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挖掘良知方能激发人类内心的积极心理力量。扶鹰教育的教育理念一直围绕着尊重的教育培养会尊重、受尊重的孩子,这种理论所提倡的就是去挖掘宽广似海的深厚力量来应对和包容外部世界。孩子在这个过程不仅获得了应对外界的力量,更在其中建构了自己的人格力量。

彭教授在现场探讨了当下孩子甚至青年都存在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学习无动力,对真实生活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没有意义感的现象,而这种成长的痛苦是调理不当就会出现大量的心理问题。由于现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对生活质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对人的交流质量造成了冲击,压力山大的现代社会使得人们有着皮质醇分泌过多的问题,这种激素让人们多思考不行动,简单而言就是加剧内耗。在这种情况下,教授认为如何利用好“应激反应机制”是一个培养积极心理重要的解法。在大脑“负面偏差”中“负面信心的加工优势”统治下,大脑就是更容易关注不好的事情,忽略积极事件。因此,教授总结说,积极是一种理性,一种需要培养的、需要修炼大脑中感性部分的理性。

在没有主动培养积极心理的人也可能可以完成生命,但是对性格将是一场地狱级别的考验,并非每个人都能在拧巴的心态里幸存下来,因为人的天性本就如此,面对挂满灯串闪闪发亮的树我们就是容易紧盯着灭掉的灯泡不放。扶鹰教育每年的线下培训活动都会组织孩子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孩子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仅切切实实锻炼了社交和实践能力,也在鼓励中尝试磨砺更乐观的心态。

彭凯平教授的分享非常精彩,现场许多家长不仅沉浸其中,还不断做笔记整理,在讲座结束后还和彭凯平教授不断交流。每一届幸福年会的现场,扶鹰教育都紧紧围绕家庭教育请来专家演讲交流,输出观点,碰撞出新时代的教育智慧,以期能够让家长们更新育儿智慧,在前人的智慧中培养出厚德载物、积极理性的接班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