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山、吕梁山。山区往往由于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民风纯朴,居民相对“山”些。记得上大学时,我一说自己是“吕梁的”,别人总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我,好像我是外星人一样。我很自卑,也很不舒服。
随着社会的发展,吕梁铁路开了,高速通了,飞机场运营了,GDP增长成为山西第一了。富裕起来的吕梁人民也挺直了腰杆,自豪地说,我是吕梁的。
我是吕梁的,我们更应该了解吕梁,了解吕梁山,因为旅游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美吕梁山可以在与太行山的比较中尽现风姿。
一、山龄。这是我肚撰的词语,是指山形成的时间。资料考证,吕梁山形成于寒武纪时期,距今有4亿至5亿年;太行山的形成受“吕梁运动”(地质说语)影响,形成于240万年前。显而易见,吕梁山是太行山的“祖爷”辈了。
二、山形。总体讲,吕梁山像脊梁,中间一线隆起,两侧逐渐降低;太行山像屏障,垂天而立,直插峡谷。所以吕梁山看蜿蜒,看连绵,看巍巍,太行山看断崖,看峭壁,看奇峰。
吕梁山像美丽的少妇,秀丽而风韵,腼腆而风情;太行山像骨干的伟男,瘦峭而高耸,挺拔而高昂。吕梁山是多情的,她伸出纤纤玉手,展出绰约风姿,接纳游人 :人们可以驱车盘旋而上,直达山巅,看日出群山的壮丽;看牛镶草甸的一望无垠。太行山是严肃的,他唬着面孔,一脸木然,人们只好在峡底仰望他的伟岸与雄奇,或山腰体验挂壁公路的狭窄与险要。太行山,赏峡,赏瀑,赏深潭;吕梁山,赏草,赏树,赏蜿蜒。太行山,写实,群峰直插云霄,万山毕现峥嵘,让人感到世事维艰,险恶难测;吕梁山,写意,风走树梢松如涛,日沉群峦红满山,让人觉得,自然如此美妙,人生如此美好,不觉诗意兴发。
值得一提的是,吕梁山、太行山皆为南北400多公里,太行山消失前仍然像太行山,而吕梁山一路蕴蓄,十月怀胎,在河津禹囗消失前,生出了太行山的模样。
三、山水。自古道,肥水不流外人田,山西第一大河,哗啦啦的汾水就发源于吕梁山;而太行山的水大部分流向河北,河南。还有吕梁山与陕西宜川的蟒头山轻轻一挤,著名的壶囗瀑就形成了。太行山也想挤,只是高处不胜寒,找不到对象。
四、山草。吕梁山有高山草甸,从荷叶坪到饮马池、云顶山、西华镇等有名的高山草甸也有10余处,而太行山草甸很少。
五、山树,如果把太行山比作“石头博物馆”,那吕梁山可以称为“树种博物馆”。吕梁山由于有厚厚的黄土层覆盖,树木物种丰富,有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药草植物等500多种,落叶松,云杉有名。而太行山,山尖尖上的那一点点土士也长不出什么好植被来。
六、山石。太行山堪称“石头博物馆”,石头种类多,形成年代远。但,山上石多真玉少。而吕梁山有玉石,品种有红、黄、青、白四种,还有石灰质奇石、木化石、骨化石、珊瑚化石等数十个品系。最负盛名的要数吕梁产的黑磬石,自古就有“吕梁磬石天下响”的赞誉。一块石头能敲出一支曲子。太行石也可以敲,只是一敲便破了。
七、动物。吕梁山有丰富的动物资源,鸟类130多种,兽类23种,两栖动物有10余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太行山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
八、神话与神奇。太行山充满神话色彩,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吕梁山则神话与神奇兼备。吕梁山从北到南流传着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保留着大禹治水的景点,而万年冰洞与“火焰山”又是学界一直难解的吕梁山之谜。
九、老区。太行、吕梁都是革命老区,吕梁有120师,太行有129师。
十、诗词。有关太行山的诗词很多,最有名的是李白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描写吕梁山的诗歌却很少,陈毅去延安开会时,途经吕梁,写了三首赞美吕梁山的诗。其中一首,写吕梁山比太行山好。
峥嵘突兀吕梁雄,我来冰雪未消融。
花信迟迟春有脚,夕阳满眼是桃红。
林壑幽深胜太行,收罗眼底不辞忙。
雪海冰山行不得,飞岩绝壁路偏长。
这就是我喜欢的吕梁山,她在与太行山的比较中,更增添了几分魅力。吕梁山的美,坚贞地全部给了山西人,而太行山的美为晋冀豫共享。
大美吕梁山,自豪吕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