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与你同行,做"懂你"的妈妈

做全职妈妈2年半的我,由于之前一直在教育机构工作,深知周末忙碌陪不了孩子,本想离开教育工作,但最终是什么动力又让我重新走上了教育路线,并坚定把教育事业一直进行到底的呢?

答案是我家宝贝维维,不想做教育的理由是因为孩子,坚定将教育进行到底的也是她,这期间究竟发生什么事了呢?

这就要从孩子出生后,我选择离职开始说起了,那时我是被我妈妈说服离职在家带孩子的,都知道自己亲自带孩子3年,对孩子好处非常多,但那时的我根本体会不到这些,因为心思根本就没在孩子身上,由于我本人属于事业心比较重,脑子里都是工作。从来没梦幻想过会自己在家全职看孩子,所以自己当时的状态很差,导致看孩子也是各种问题,完全不接纳她,记得有段时间孩子早晨起了就开始哭,问她为啥也不说,就站那哭,(后来才知道孩子那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现)这可把急性子的我给气坏了,就感觉和这孩子从来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当时我对孩子又吼又叫,甚至上手打,关小屋,就这样我和孩子的状况越来越糟糕,那时的我感觉整个人生陷入了最低谷,且看不到希望,非常迷茫,想着孩子才2岁就这样,以后可咋办啊?想着想着的,自己都不想活了。

幸运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位情商机构的老板王老师,我俩出来吃了顿饭,期间聊了好多有关育儿的问题,我提出的所有孩子问题都在她那里寻找到了根源,并且得到了一些方法,就这样回家后,我就尝试用一下看看。

正好当天晚上,孩子想抢我的手机玩,但我当时还没有用完,还在使用中,所以孩子拿来一抢,手机掉地下了,我当时没有着急说话,停顿了一下观察孩子,而孩子的反应是直接哭了,特别大声的哭,当时姥姥听到后,就说孩子一定是困了,让我赶紧弄孩子睡觉,这次我并没按照姥姥的意思办,改变了一下策略,因为白天王老师刚说过,针对我家宝贝的这种安全感不足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有张口说话的习惯,一定要平时和孩子练习以主谓宾的方式进行说话沟通,所以我等孩子情绪舒缓之后,并没和孩子讲道理,而且用了启发式的提问,。

妈妈:"宝贝,这手机是妈妈的对吗?你想拿来用?所以和妈妈提出申请了对吧"

宝贝:"是"

妈妈:"那妈妈还没有用完,等我用完才给到你,所以你想学会~等待,来和妈妈一起说~我要等待"

宝贝:大眼睛瞪着我,没有说话,

妈妈:连续教了5-6遍

宝贝:"等待"

妈妈:继续又教了5-6遍"我要等待"

宝贝:终于大声的喊出"我要等待"

妈妈:"太棒了宝贝,走,我们一起和姥姥姥爷说一遍去。"

宝贝跑过去冲着姥姥姥爷大喊:"姥姥姥爷,我要等待"

初次成功体验给了我一些信心,让我体会到了,先缓解情绪,再处理问题,把焦点放在和孩子处理问题,而不是沉浸在情绪中,这件事后续有个意外的收获是,一周后,有一次孩子想和我玩。

宝贝:"妈妈,我想和你玩积木,。"

妈妈:"好啊,一起玩"

刚玩两下,

宝贝:"妈妈,我想做手工。"

妈妈:"不可以,如果想玩手工,需要把积木玩完收拾好再玩下一个。"

宝贝:"妈妈,是等待吗?我要等待"

这件事给我触动蛮深的,原来孩子不是不会说话,而是我没有教孩子如何说话,都是我自己的问题,这让我开始有了些育儿的方向。

直到那些天又发生一件事,彻底让我下定决心投身教育了,一天下午,孩子刚睡完下午觉,按照习惯,依然哭起来没完,姥姥把我叫过去,本想让我抱抱孩子,以缓解没睡醒的情绪,这次我没有那样干,而是和孩子一起躺下来,盖着被子拍拍她,由于孩子一直不爱盖被就掀开了,但同时,也不让我盖,也把我被子掀开了,而且哭的更厉害了,这回我先缓解了下孩子情绪,和她一起深呼吸一下,开始和孩子平静的亲子沟通了。

妈妈:"妈妈看到宝贝哭的很伤心,妈妈也很难过,所以妈妈特别想知道宝贝是什么原因哭的呢"

宝贝:"我喜欢妈妈"

妈妈:"嗯,是,我也很喜欢宝贝,那你喜欢妈妈和哭有啥关系呢;"

宝贝:"妈妈盖被了"

妈妈疑惑:"喜欢妈妈和盖被又有啥关系呢?"

宝贝特委屈的说:"妈妈盖被就不能抱我了"

妈妈恍然大悟(瞬间流泪):"宝贝,妈妈盖被一样可以抱你,我们一起来试试"

和孩子重新做了示范,孩子明白后也乐了。

正是这件事彻底点醒了我,和孩子相处两年多,我竟然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孩子的起床气也观察不出原因,不会和孩子沟通交流,导致孩子语言发育慢,这一切都是我这个妈妈不称职,妈妈的心思不整,对孩子的不投入,怎能换来理想中的宝贝呢?要想调整孩子,必先改变自己。

所以接下来,我们全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我决定投入情商教育中,深度学习育儿知道,并传递给更多的家庭,当然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要六日工作,家人帮忙看孩子,但好处是,孩子越带越轻松,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和谐,这个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这2年多,我全身心投入育儿教育事业,并积极在自己孩子身上实践,白天上班,晚上不管多忙,8-10点是我和宝贝的亲子时光时间,10点之后孩子睡觉,我开始工作,周末白天陪伴不了,晚上回来坚持陪伴,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学习,一起看视频,一起绘本,总之各种一起来,享受在一起的过程。

现在的宝贝各种优秀,各种惊喜给到我,都说0-3岁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最好时期,3-6岁是调整安全感的最好时期,还好我抓住了3-6岁的时机,一直在追赶和弥补0-3岁的遗憾,我和维维是幸运的,遇到了情商教育改变了我俩的命运,真心感觉王老师。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亲子陪伴固然重要,但陪伴有质量更是重中之重。妈妈的状态最为重要,改变自己,学会接纳孩子,相信孩子是最棒的,时间久了,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