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生来都一样,又生来不一样。
人是无比复杂的动物,看起来差不多的两个人,其实也完全不同,即使是双胞胎,也可能性格完全相反。
说说内向这件事吧。我是一个实在的内向者,也许是天生的,又或许是生活环境等塑造了我的性格。
小的时候对自身没有什么认知,更多注意力在周围的环境,在那些吸引注意力的,有趣地方。这可能就是童年美好的原因之一吧。
思考过多反是累赘,当我们开始思考自身的时候,烦恼也就来了,这也就预示着即将面对的成长。
初中的时候,身边朋友很少,经常一个人回家。每当过节,过生日的时候,同桌都会收到一大堆祝福和礼物。而旁边的我,往往假装不在意,其实心里很难受很难受……我的生日从来不告诉别人,也没有人知道,当然也没人在意。这可能是我最早体会到自己的性格带来的苦涩吧。
高中成绩不错,有几个好朋友,生活单纯。现在想来,除了学习压力大,那可能是最美好的校园时光了。
来到大学,我已经很清楚自己的性格,或许是之前听过了太多声音:“你怎么这么内向啊”“你这样不行”……我从内心有一种恐惧,我害怕什么都做不好,我怀疑自己。班干部选举,没参加;部门面试, 太紧张,失败;进社团,和学长学姐见面,尴尬的说不出话……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现在,虽然有时试着去改变,但是性格似乎根深蒂固。认识的人很少,圈子很小,不喜欢参加聚会,不敢上课举手,上台发言时紧张的发抖,不敢喜欢别人,更不会主动。别人的朋友圈都是一群人的狂欢,我的世界里只有我自己。我承认这样会错过,失去很多,但是,克服自己的内心远远比放弃利益更需要勇气。
而且,当你努力克服自己做了以前不敢去做的事后,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点没变时,我想那就是想要放弃的感觉。
我还是喜欢一个人待在安静的地方,无论是看书写字,还是发呆,都不会孤独或无聊,这样会使我充满能量。
喜欢两三个人的圈子,不想置身在一群人里,在一片嘈杂中做小透明。
被自己的性格“折磨”了这么久,我也开始学着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看了一本书:《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发挥你的本来优势》,当然它无法让我改变,只不过,让我看到自己性格里面的优点,不要再一味否定自己。
还记得里面的几个打动我的观点。
1.这是外向者主导的世界,所以内向往往被认为是错的,是不好的。这是一种偏见,其实我们并没有错。
2.内向者在长久的进化中仍然存在,说明内向这一性格有优势,有存在的意义。存在即合理。
3.外向者善于表达,容易被认为有能力者,其实很多时候,内向者会表现更好。
4.在面对一些自己很想去做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时,内向的人也可以超越自己的性格。我理解的应该是可以暂时表现的外向吧。
5.我们总是觉得世界上再没有比自己更内向的,不善言辞的,笨拙的人了。其实周围的内向者很多,只是很多人都学会了伪装。是啊,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伪装自己,在深夜才会卸下面具……
6.有时候还是要小小的突破一下自己,这样,就有回到自己舒适圈的资本了。
要相信内向的我们仍然可以很好。
刚认识的一个学弟,刚来到大学,也很内向,发的说说很丧,充满了对自己的否定。但是在我看来,他玩魔方很厉害,喜欢自己做明信片,喜欢音乐,这就很好啊。
在知乎上经常看见有人问:在大学里,太内向了,很难受怎么办?很多人建议应该怎么怎么改变自己,说的很有道理,其实并没有用。我们都陷入了一个误区,总想着改变,却没想过接纳自己。
我相信很多人,搜索过无数次“内向怎么办”“如何变外向”等等类似问题,还是没有答案吧。所以可能真的没必要。
内向而已,拥有好的品质仍然会有自己的吸引力。比如,我平时沉默寡言,但真心对待朋友,有一次打电话她说:“你那么乐观那么好”。说实话,听到少有的夸赞,真的可以高兴的说不出话来。也许你也是别人的小太阳呢。
就算社交少一点,朋友少一点,不够勇敢,也没关系吧?发展兴趣,享受自己的世界,开心一点不好吗?
就算还有很多否定的声音又怎么样,这是我自己的生活呀。一起加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