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轮明月圆

  过了一个很简单却很圆满的中秋节,短短的一天,时间却像是影子一样,在行进的时光中被无限拉长,都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这一轮玉盘似的皎皎明月下,我收获了巨人般的丰满力量,那是一种简单的富足,庞大的幸福感与收获感如绵绵的云层一般包裹着我,让我能够张开双臂拥抱来自家人的温暖团圆。

  一早起来,没有被生拉硬拽地吵醒,我的情绪都有很温柔地有被照顾到,一觉睡到自然醒,一直到快到九点才朦朦胧胧从被窝中爬起来,爸爸已经把水果礼品买好了。

  带着此前已经采购好的月饼,我们一起去到了婆婆家——我跟随着老家的习俗,叫爸爸的父母叫公公婆婆,公公在我初中时候去世了,婆婆平时都是一个人在老家,大伯和她离得比较近,平时也能够关照到她——本来爸爸想把婆婆接来和我们一起住的,婆婆始终放心不下自己一亩三分地的菜园,我很能理解她,这辈子一直在跟土地打交道,土地就是她的命,如果放下她生命中那么熟悉且重要的事,那么她的心会空下来,会无所适从的吧。

  刚到老家,爸爸先回去,我带着狗走在后面,远远就听到婆婆唤我小名,反复询问爸爸我在哪?婆婆一向很偏爱我,有时候我感觉我是集满长辈们的宠爱长大的,小时候什么东西分不够,婆婆会特意收起来留给我吃,她喜欢用亲昵的土话喊我“痛幸的”“二糊的”,大概就是迷迷糊糊的傻瓜的意思,我有时候甚至觉得我愧对这份好,没有给她足够的回馈。

  大伯和姑姑一家都回来了,社恐的我鼓足勇气前往大伯家跟他们打招呼,家人们对我也都是笑脸相迎,姑姑家跟我同龄的女孩还跟我聊到假期,聊到练车,突然发现交流其实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困难,大家都是友好的,都是愿意对彼此坦诚,互相之间会温柔以待的,家人之间,即使身份境遇不同,总有一层属于血脉的联结在身上。

  中午吃到了大妈的手艺,很好吃的糯米鸭蛋,还有牛肉和猪心汤都是自带温暖调料。真心感觉上一辈的女人不容易,要操持一大家子的吃食问题,往往大家吃完了,最后才轮到做饭的女人上桌,桌上风卷残云剩不了什么东西了。如果剩得太多,似乎是东西不好吃,没有做饭人的成就感,如果剩得太少,自己又吃不到什么东西,没法吃饱,这真是一个两难的问题。我决心以后在家也要学做饭,至少吃饭时要改掉坏习惯,等妈妈一起上桌吃。

  带来的月饼,给婆婆尝了半块,婆婆见我的样子很喜欢吃,又托词自己吃不了什么东西,让我全部带回去,于是,我们带回来的东西比带过去的还要多。

  下午无缝衔接去了奶奶(爷爷奶奶是我对妈妈的父母称呼)家,奶奶又把大包小包的零食往我手里塞。刚毕业的表妹找到了新工作,知道我嘴馋,节假日单位发的零食全部带给了我,可惜她工作忙,没有和她见上一面,做姐姐的我有时候感觉自己对弟弟妹妹们的关照太少了,反而是他们愿意接纳一个不够完美的姐姐,暖心地跟我聊天。

  弟弟刚刚进入大学,好学的他即使周六周日也奔波在各大讲座中,听说他们学校管得严,不能随意在微信上乱聊天,于是,我此前也没好意思问他最近情况。今日一见,他比以前健壮些,精神气要足一些,分外有大学生的朝气。他还是像以前一样,是个话很密的小孩,知识广博,可以和你从人文聊到天文,永远不会让你的话掉到地上。

  因为他还有作业,下午就要去学校了,而我中午有午休的习惯,因此,有时候有些匆匆的告别竟然又要相隔许久才能见面。

  奶奶又聊起了我小时候,说我分外依赖人,摇篮边不能离人,她忙着做饭,就让只比我大两岁半的姐姐带我,她也是孩子,也好动,但是她一离开我就会哭,奶奶就会对姐姐发脾气,姐姐为此没白受冤枉。

  突然发现我和姐姐在长大后联系也少了,姐姐长成了优秀的大人,我也跌跌撞撞向前走着,小时候,我很崇拜姐姐——这种崇拜一直持续到今天——当然,小时候也会经常挑战她的权威,跟她吵吵闹闹磕磕绊绊,而如今,姐姐已经去到了她心向往之的远方,达到了她想达到的高度,她依旧不忘记照拂我这个妹妹,她会记得我的生日,给我送礼物,今年的礼物就是一条我很喜欢的项链。

  中秋趁着月圆,这满载着丰收喜悦的节日,找到了自己的根,回望了自己的来时路,那是一种血脉里的赓续传承,你可以从家人的不同人生道路上找到自己人生的不同可能性,在浩瀚的天空上找到独属于你的明月。

  夜晚,牵着狗狗,看到了那皓蓝的天空逐渐晕染,一轮带着桂香的金黄明月当空,我知道,是我等的那轮明月挂在了天空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