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举个今天的亲身经历来形象说明下读书的重要性。
“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是苏轼笔下记载的朋友黄庭坚关于读书的观点。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我很厉害?事实是想到读书的重要性时我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的是“一日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不读书,智商输给猪”,上网去确定第二句时就搜到了苏轼这句话,高低立现啊,所以就拿来主义了。这样的例子网上不胜枚举,前段时间很火的“蓝瘦香菇”就是一个典型。所以,人丑就要多读书。
对读书的热情从小学就开始了,那时候条件有限,可以接触到的课外书及其匮乏,最多的来源就是姥爷家的小书架了,我把里面适合儿童看的全部读完了,但是对小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渴求度来讲那点书简直是杯水车薪。初中时在镇上中学跟着小姨姨夫,可以接触到的课外书多了一点,但是依旧供不应求,到了高中情况好多了,特别是高二,在数学课上没少看世界名著,闫大宇家的一套外国名著被我挨着看了一遍。到了大学,从大二开始经常光顾图书馆,有时候熟练准确到可以帮室友去找某一本书。现在回想整个大学,遗憾的事情太多,比如没有认真学习,没有多兼职锻炼自己,没有多出去旅行,没有恋爱,没有……唯一心安的就是看了两三百本书。毕业工作以后开始疯狂买书囤着,每次都是论箱买,当当一搞活动我就忍不住去买点想看的或者以前看过的经典回来囤着,一本本去拆塑封的心情不能更激动了,即使不读,看着桌子上堆满的书也觉得心满意足,有一种踏实的幸福感。但是工作后读的书相比大学数量骤减,忙并不是理由,很多时候是没有那么心无旁骛了,比如今年只读了不到三十本书,这个数量对很少读书的人也许已经够多了,但是比着很多爱书人来讲依旧小菜一碟。
今天中午美女同事小小香请我吃饭了,原因是半月前我们的读书约定。当时在我的安利下我们一起读《巨人的陨落》,我比她先读的,为了鞭策自己她说如果没有我先读完就要请我吃饭,比我先读完了也请我吃饭(因为高兴)。可是至今为止三本书我已经读了两本半还多,但是她才读了一本半。所以今天上午她就主动认输请我吃饭。然后我们说以后还要继续坚持这个活动,谁读得慢谁就请吃饭。除此之外我们还决定每天比赛记单词,每天都检查,半月一统计,输的人也要请吃饭。这个具体细则还有待商定。
最近因为读《巨人的陨落》而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深切意识到虽然是文科生但是历史知识严重缺乏(比如不知道成吉思汗和忽必烈谁是爹谁是儿子),所以最近想法设法去弥补,周围一些朋友也热心推荐了一些纪录片和大学公开课给我,男朋友还意外有心到说要每天给我讲一个历史故事,坚持了大概三四天吧好像。在此欢迎精通历史的朋友给我再提一些宝贵的建议,一定努力当个勤学好问的好学生。在此秀下最近的小小收获,从北大历史学老教授的网易公开课上我学到古代的读书人称作“士”,而做官的读书人称为“士大夫”,所以今天一看到开头黄庭坚那句话时心里一动,以前不懂的看似简单的字眼现在才算真正了解了。
本来《历史的陨落》我应该读完了的,但是生日时闫大宇送了我几本书,有本加拿大人写的讲恋爱心理学的《亲密关系》吸引了我的注意,所以就打乱计划开始读这本。目前读了小一百页,收获和感慨却一大堆,并且随时拿来理论联系实际。等读完我会认真写个读后感安利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