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对应描绘 “好”学生日常画像的一篇姊妹篇文字。为了对仗格式,非常抱歉的将考试成绩居于下游的学生称作“坏”学生。首先声明,此处的“坏”不含有任何法律、道德层面的批判,仅仅是指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状态。犹如吃坏了肚子中一“坏”字,表达的是低于平均水平状态。
在一线教学的老师不会陌生,成绩困难的学生往往会伴随着诸多行为方面的问题,两者相关性可以达到90%以上,至于两者只是相关还是存为因果仍然是一个谜团,事实上这已经给学生本人造成了成长中巨大的困难。以一点来说,是因为上课听不懂而睡觉还是因为上课睡觉以至于上课听不懂呢?可以看到的是,课堂上趴在桌子上睡觉的学生,多半是学习困难的。而有经验的老师在高年级时也很少去打扰这些“学困生”了,事实证明叫醒一名学生后过几分钟TA又睡去。
对“坏”学生做一次彻底的剖析就不能够仅仅在表征上描述,描述表征只能帮助我们将认识对象归类,若要在认识对象上施加有效影响,如此还远远不够。剥去“坏”学生种种不适应学校生活学习的行为,看一看这些年轻的生命躯体中包裹着怎样的一颗心灵。因为,心灵决定着一个人如何看待TA的生活以及做出对生活的反应。
走进幼儿园,没有“坏”学生,因为没有考试也没有学习上的竞争,一群欢天喜地吵吵嚷嚷的孩子,他们围绕着老师吵闹嬉笑,他们见到叔叔阿姨露出灿烂的笑容,他们完全享受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快乐。
走进小学低年级,有了“反应慢”的学生,因为老师开始严肃的教授课本知识了,就是有那么一群孩子,他们课堂上坐不住,他们学“由纸张上印刷的文字”很慢,他们数数会很慢,他们在一道题目上反复错误。开始他们不知道这叫“反应慢”,他们以为学习都要经过这样一个漫长过程。然而生活中那些小伙伴,特别是那些“好学生”似乎比自己快,而且快很多。于是知道了自己这叫“反应慢”。
走进小学高年级,有了“习惯差”的学生,因为当身边的同学都能够适应课堂学习,安静的坐在教室里按照老师的要求“读、背、写、默”,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与其它的同学不同,会受到老师特殊的对待,会受到父母特殊的教育,会不断的遭到批评和训导。从此站在了一个队伍中,这个队伍叫“坏”学生团队。现实用“少数服从多数”压迫自己,自己以“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来回应。
走入初中,进入青春期,暴风骤雨中突然发现自己与大部队脱离了。那些“正常的同学”在一条通往重点高中、重点大学、辉煌明天的快车道上飞驰,而感觉到的自己已经脱轨了。中考的致命一击,会让部分学生认定了自己在同龄人中的位置。
走进高中,一名“坏学生”在认知中充满了大量对自己在学业上负面的评价,所有遇到的挫折都会指向自己是一个“天生不适合学习的人”。以后的种种表现都是自我认知的外显化。
在深入剖析一层,为什么学生会形成大量对自己负向的认知。是小学阶段最初学习中遭遇到的挫折吗?不可否认,人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受到环境反馈的影响,而决定性的部分则是一个人的人格。学习最初需要孩子对环境(同学、老师、学校)的信任,要孩子能够具备自主控制的能力以及主动采取行动的心理活动模式,这在埃里克森看来,就是孩子是否在6岁前,在家庭中与父母生活里是否形成信任、自控和自主感。而学生能否与老师建立起良性关系,又是由孩子最初在襁褓中母亲照料质量所决定的(克莱因学派强调,一个人只有足够内化母亲,才能有能力将来与外在其它人建立良性关系)。
总结一点,“坏”学生就是“坏”在了人格的健全与丰满。退缩回避人格、严重依赖人格、自恋型人格等影响了人对于环境的适应,学业发展上的困难只是表征之一,而这“之一”被父母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