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说话,没礼貌?背后的真相让人心疼... ...

某教育基金会统计

三岁以下的孩子,最基本的生活问题是吃喝拉撒睡;而三岁以后,则是社交能力的问题。

家长对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视程度已经然排在学习前头。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01

昨天出门时碰到邻居小陈,他带着4岁的女儿从超市回来。

我们打过招呼后,小陈催促着孩子说:“宝贝,快叫叔叔,见到叔叔怎么不打招呼呢?”

孩子一听,扭身藏到小陈身后,不再看我。

我笑着主动跟孩子打招呼,夸她的衣服漂亮,她依然只是看着我,不说话。

小陈有点尴尬,转头教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啊”。

其实,现在的孩子见到不熟悉的人不打招呼,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很多家长都发现孩子不爱说话,而且不懂礼貌。

而家长呢,从来没有教育过孩子要怎么讲礼貌,只会责备一句:“看这孩子笨的,见人连句话都不会说。”有时还说:“这孩子,越大越没礼貌了。”

孩子不爱打招呼的背后,藏着很多的原因,父母不可妄下断论,更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没礼貌、笨、内向”之类的标签。

试想下连你都嫌弃孩子,不接纳他,孩子自己就更否定自己,甚至不喜欢自己。

一个连自己都不喜欢的人,长大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02

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反映:

孩子不敢开口说话,说话磕磕巴巴;

孩子见到生人特别腼腆;

孩子不会表达自己,不会主动去社交。

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害羞、内向、不会主动去和别的小朋友玩,这让家长们很头疼。

而家长们常犯的错误是,轻率地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说孩子胆小,比如说孩子害羞,比如说孩子不爱说话。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说:

“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很可能就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父母的话,对孩子有着非常强的心理作用,孩子的表现会随着这些标签化的语言出现认知偏差。

知乎上有个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说,从小父母就嫌弃自己害羞不爱说话,经常听到父母这样说:

“你是哑巴吗?”

“真没用!”

“你看看人家谁谁嘴多甜,哪里像你!”

父母越这样说,孩子越不敢说话。

03

为什么孩子不爱说话,没礼貌呢?

1.天生内向的性格

在孩子不爱说话的问题上,天生的性格因素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孩子生来性格比较内向,所以表现得不如其他孩子开朗活泼。

而内向只是一种性格特点,并不算是缺点。

美国教育学家查尔莫斯做过一项实验,在100个受测孩子中(平均年龄为8.6岁),在与陌生人打招呼时,有80%的孩子都会有意或无意的稍微后退。 

(ps:小编在小的时候就特别不爱说话,很不愿与人沟通,见到生人总是害羞,下意识往后躲。现在想想还是很难受,内向的性格真的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影响好多)

在沟通上总是表现得羞涩、退却,这是很不好的现象。

2.父母的打击

有一些孩子不爱说话没礼貌,完全是父母的锅。

孩子因为嘴巴不够甜,不懂礼貌,在外无法讨得大人欢心,常常被父母当众揪出来加以批评。

之前有个小姑娘留言说,因为内向,不会表达,妈妈就经常为这事唠叨,妈妈对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这个样子,别人怎么可能会喜欢你?”

经常听妈妈说这些话,幼小的她感到异常羞耻。妈妈越是指责,她越是不敢说,最后只剩下唯唯诺诺的沉默。

3.孩子缺少沟通的环境

孩子爱不爱说话,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报道,有个4岁孩子不会叫“爸爸”,而其原因不是听力或智力异常,而是家长沉迷手机,疏于与孩子交流。

生活中,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或少言寡语,与孩子交流过少,孩子接受的语言刺激太少。

回望我们的成长,从来没人告诉过我们,

什么是礼貌,又怎么去学习礼貌?

爱说话有什么用?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生命是什么?

人为什么活着?

到底什么是成功?

如何保持快乐和幸福?

......

在一个缺少语言教育的环境里,孩子自己很难学会表达自己。

04

面对不爱说话、没礼貌的孩子,家长们该怎么做?

有时候,越不爱说话的孩子,就越发地敏感,越需要父母多点耐心。

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理解和接纳孩子的这种性格特点,避免负面语言、贴标签,不要紧盯着孩子在社交上的弱点,给孩子增加创伤。

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欢说话、打招呼、问好,应该告诉他,施予微笑,点个头,都是有礼貌的表现。

父母也要在社交上给孩子做好榜样,向孩子演示,如何与人接触,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别人,孩子会默默记在心里。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与理解,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孩子,要让孩子的性格从内心得到改变,让孩子自己意识到爱说话、懂礼貌的重要性,从而改变自己内向的性格。

05

那么怎样更好的教育孩子爱说话,懂礼貌呢?

有位圣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我们要做的是防止他们变笨!

爱、善良、活泼、有礼貌、自信、承担、开放、智慧...

想象力、创造力、情绪管理、学习能力……

这些,是每一个孩子天生所具有的品质,

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让这些品质绽放!!

据心理学家研究,孩子在3~6岁,是人格品性快速发展和成长的阶段。

说句不严谨的话,中国古人言,三岁看老,或有此意吧!

所以,3~6岁孩子的人性价值引导和发展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历经数年以【人性价值发展和引导】为核心,构建了一系列全面引导和发展孩子人性价值的课程,并得到了数万父母与孩子的认可。

【我们的目标】:

1.让孩子学会耐心与坚持,从而注意力集中、专注!

2.让孩子开放,友爱,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

3.让孩子有很好的创造力、想象力,有梦想,拥有成功的人生!

如今市面上的动画片大多数毫无营养且充满暴力,但孩子们都喜欢看动画,为引导和发展孩子的这些高贵品质,我们结合经典国学,为孩子们制作了极具引导和启迪的动画片。

❖内容节选:引导孩子【善良、友爱、乐于助人】

正是基于我们对于教育的深刻理解和认真的产品,我们获得了 “CETV《中华上下五千年》授权人才培养筛选基地”,“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认证课程” ,“中国声谷重点扶持教育智能化企业” 等殊荣!

【长风破浪】第1季

¥186抢购<<

【长风破浪】第2季

¥186抢购<<

面对那个“不爱打招呼”的孩子,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焦虑,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指责。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