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的夏天来得似乎比往年要晚一些,但时至六月时,夏天的气息还是豪不含糊地在这座城市里弥漫,热气席卷了整个城市的上空。而一部名为《人世间》、长度刚好10集的大型纪录片也在迎着酷暑开播。
据说,这是一群新闻人在经过医学规范培训之后,来到了瑞金医院蹲点拍摄。历时两年,记录下了人生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
这部注定不同凡响的纪录片一开播就引起高度关注,在豆瓣更是获得了高达9.8的评分。
“一般的故事套路是——病人命悬一线,手术惊心动魄,最后大获成功,病人出院了还会谢谢医生。然而,现实中风险大的手术总会有失败,对失败,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避而不谈。”最初打动我的恰恰是这部医疗纪录片《人间世》的这段旁白。
是的,看腻了套路,厌烦了各种手段装点的完美,我们需要还原事件的真相。
在短短的10集《相对现在动不动就多少季的连续剧而言》影片里,剧组带着观众亲临重症抢救室,见识分秒必争、变数无穷的手术现场;让观众跟着120急救车体验那种欲速却不达,心急如焚却堵在路上的焦虑与无奈,还有无法名壮的心塞;还有年轻癌症妈妈的抗癌日记,在生命尽头对生活的眷恋和对宝宝的牵挂;还有普通人家比较陌生的临终关怀……生命的脆弱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一过的?
也许只有做到不忌言死、不避谈败,才能重新审视医学,重新审视生命。
剧中的每一个故事都不是杜撰的、都是真实的故事。屏幕前的观众不得不跟着镜头去面对真实。而真实不总是美好的。这部片子就是让你看见美好,也让你看见悲伤。
这些真实的故事,真实的生与死、摆在眼前的责任与尊严、压力下被激发的矛盾以及被剖析后的和解,秒杀了我看过的所有医疗剧。往往一集看完,情绪还会沉浸在故事里良久,久久不能抽离。
几乎每一集中,血液、管子、手术刀、消毒服都填满了整个屏幕。医生的刀起剪落如同按了快进键般神速。我隔着电脑屏幕也能闻到浓重的消毒药水的味道。观之,除了对医生的敬佩,更感受到那种令人窒息的快节奏、以及随之而来的疲乏、焦虑、恐惧和生与死的抉择的两难。
是的,面对危难病症,跟病魔做斗争的不只是病人,还有被称为救死扶伤的医生。但医学发展的局限性又让这一领域总充满着风险和未知,结果除了大获全胜,更有一败涂地。
可习惯性地,我们对妙手回春的案例大肆宣扬,对失败的例子却避而不谈。因为失败的背后,似乎总会夹杂着医患双方的矛盾、纠纷,甚至是冲突。
两三千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不是每个病人都能救活的,没有人可以逃避死亡。可面对亲人的离开,尤其是年轻的生命,是每个人都不想去面对的。尽管每个人都明白,医学存在着太多无法逾越的变数,医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会有手足无措的时候。
有时,医生拼尽了力气,也拼不到一个治疗的机会。
当竭尽全力还是回天乏力时,有时,医生在面对忙碌后疲惫与手术失败后的失落的同时,还不得不面对家属因失去亲人之痛的责难。
为什么医生努力地做每一件事情,却得不到别人的理解?除了对医生、医学的不够理解,我想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高昂的医疗费。不少病人或者家属除了关心病人能不能救过来之外最担忧的是钱到底够不够用。
不少人是把所有的积蓄、甚至是东拼西凑的钱,孤注一掷地压在了手术台上。失败,于他们而言,除了痛失亲人,还有未来可预见的各种艰辛。如果生命得到挽回,我们可以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来抚慰自己。可手术的失败,意味着,柴火烧光的同时,青山也塌陷了。这双重的打击怎叫人能云淡风轻呢?
电视里展示的还是些能够负担昂贵的医药费或者说至少可以凑到医药费的家庭。而在我的家乡,更多的是病了就只能等死的例子。并非亲人冷漠,而是实实在在的无奈。本来就只够温饱的家庭,实在是无力负担动辄上十万,甚至几十万的医药费用。这医院一进几乎就等于这家庭未来几十年都为债而活。
肯定有不少人会问,为什么不买保险?我想,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没试过挨饿的日子。对于只能顾好一日两餐的贫困山区人民而言,能在有生之年吃饱穿暖比饿着肚子保证大病医疗重要太多太多。
如果不是费用昂贵得让许多人倾家荡产,人们也不至于抛开情理只为一闹。为什么同理心在近几十年才被发扬光大的?因为这是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只有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出现。你跟一个饭都吃不饱的人去谈同理心,那纯粹是扯蛋。
在医患关系如此敏感的现在,要想让医患之间重建信任,除了让民众了解医学,理解医生,展示真实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做,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