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没有睡着,脑袋晕晕沉沉,后来回想是因为上午在写9月总结,恰逢数模竞赛结束,想着是一个阶段的告别,所以想写一份总结,交一份答卷。可是,我的总结往往都是刚开始的简单回顾本月大事件,然后就开始细细的做了计划,连同对自己没法坚持的批判,比如我会仔细的列出在英语方面哪些不错,哪些没能坚持。但是,我发现到最后我的这篇总结变了味道,不再是我想要的简单梳理,而是变成了密密麻麻的计划,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是计划,写着写着莫名的压力就来了,虽然吃了顿好吃的午饭,也没能缓解,于是中午失眠了。
计划过多会产生抵触心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感觉自己被掏空,压力巨大,还没开始执行新计划就打退堂鼓,胸口被什么堵住了一样,十分不爽。我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决定从今以后再无“计划”二字,因为我已经对这两个字有了抵触心理,不论多么简单的事情,上升到这两个字,就会潜意识的后退。醒来之后,果断的删掉了那些细致的计划,而是简单回顾这个月的事情,记录一下我的生活,同时憧憬一下即将到来的短暂旅行。
无“计划”胜过有“计划”
回顾之前一直跟“计划”做斗争的岁月,我觉得真正取得胜利往往是在没有“计划”的时候,虽然没有纸上完备的计划和梳理,但是心中大致有个模样和时间,就比如现在早起之后会马上开始扇贝阅读,晚上会自觉地去运动一下等等。而在精神得到放松的时候,不但有一个愉悦的心情,还能加快做事情的积极性和效率,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和改善。
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就是“计划”
生活中有许多不如你所意的地方,也有太多想要的东西。一步一步找到自己做事情的真正意图,才是最原始的驱动力。比如,我一直坚持着扇贝是因为我想要贝壳,简简单单的理由;比如我一直断断续续坚持的法语就没找到深处的理由,但是最近我发现看到法语版电影我内心会有些激动,所以,我觉得学习法语的部分原因是跟法语电影有关;比如我一直坚持的练字,单纯的想要写得好看一点,外加打发每天晚上睡觉前泡脚的时间,因为我既不爱看电视剧,也不爱刷微博。所以,越来越觉得真正的喜欢太重要,真正的喜欢是会有欣喜的感觉,而不会有太大压力,但是很困难的是区分真正的喜欢和觉得要去喜欢。
须知参差多态,方是幸福本源
不知从哪里看到这句话,但是只一次就记住了。在我的周围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人,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喜好,近年来我发现我的周围的女生喜好大致相同,就比如近日来的一个室友的伙伴,她们会讨论哪种面膜好,哪个明星如何如何。可是,于我而言我更喜欢安安静静的写一篇字帖,读一段小说。可能是接触到的人比较范围比较固定,感觉不到更多元化的存在,但是我知道也相信还有另一番景象的存在。
我是航子,感谢来访,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过多的干货,也许只是生活琐事,侃侃而谈,但真心和初心不曾缺席!喜欢就请留下你匆匆的脚步,慢时光,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