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钱钟书

  几年前读《围城》时浮躁得很静不下心看,故只粗略过了一遍,去年读完总觉得意犹未尽,又重温一遍后记录下了自己的心得。单从书的封面上,淡蓝色复古纸质上像八卦图的圆圈设计就让我爱不释手,钱先生的文笔更让我惊叹的,钱先生说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主角方鸿渐的原型也不是他自身,在他笔下的人儿都像是存在着的,个个鲜活真实,他的文字叙述尖酸刻薄中夹带着生动有趣,在读者看来就很有代入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毕竟这些人和事都是身边常发生着的,滑稽且可笑。几十年前他虚构出来的故事,在这个时代读来却有着逼人的真实感,许多情节仿佛是在提前预知后,记录下了我们的人生百态。钱先生对人心的洞察力,让我有种被看穿内心隐私的心理,既敬佩又后怕。

  他尖刻幽默的语言读起来使人忍俊不禁,对不同人物描写的很抓细节,对女性的性格情绪表达较细腻,围绕方鸿渐身边的女性都是不同类型的,对父母之命订婚后从未谋面、早逝的未婚妻淑英只寥寥几笔带过,回国轮船上性感开放的鲍小姐,因穿着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被叫做“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才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她利用自己的年轻美貌的优势进行物质交换,达到了让外形黑胖的大龄未婚夫送她出国留学的目的,她的轻佻和放荡及对待婚姻的态度就是利益至上,对于鲍小姐来说和方鸿渐在轮船上的一切不过是逢场作戏。

  心高气傲、留洋归来的大龄女博士苏文纨,在我看来出自书香门第且家境优渥的她形象气质佳,该是如今社会上推崇的独立女性啊!但骨子里的传统思想及对婚姻的执念,使她将自己困在了围城中。在大学时她的眼里是没有方鸿渐的,那时的她将爱情看得太重了不肯随便施予,宛如做好了衣服舍不得穿,等过两年再看衣服的花色已经不时髦了,所以向下择偶选择了相对符合的方鸿渐将就。被方鸿渐拒绝后,她处理失恋的方式是迅速找到下家曹元朗匆忙结婚,婚后的她开始荒废学业,变得贪慕虚荣。这对于如今的女性来说也是现实问题,就算接受过高等教育,新时代自立自强的女性不胜其数,面对恋爱和年龄问题也会惊慌失措。结婚不是嫁给了一个人,而是嫁给了一个家庭。被困在婚后的家庭、孩子教育的牢笼中挣扎的人还少吗?天真率性活泼的唐晓芙简直是作者心中的白月光吧,她的纯洁、理性、赏心悦目的外貌、学历、有主见这些都是珍贵的稀缺品质,对她的夸赞词简直是过于完美了。先不说这样的女性存不存在,但谁不想当唐晓芙呢?她的爱情观虽然过于理想主义,但她对待感情的理性且不盲目态度,我自认为是书中的方鸿渐配不上的,妻子杨绛在书末写到钱先生开始的意图是让他俩走进婚姻后再看清彼此并没有那么完美,彼此生厌更能体现出婚姻是座围城。我庆幸不是这样的结局,反之爱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态。千方百计想嫁给方鸿渐的孙柔嘉,也是最后与他走进婚姻围城的人,她与我们大多数人一样,长相普通,家庭条件一般,父母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事事需自己操心解决,所以她在对方鸿渐的人品、学历、家庭、经济情况等评估后选择他作为家庭依靠。婚前的孙柔嘉故意展示了柔弱、让人怜惜一面,处处寻求方鸿渐的帮忙。正值事业受挫的方鸿渐感情上有了慰藉,有人陪伴也不算太过凄凉。但孙柔嘉这些刻意的安排和性格掩饰也为后面婚姻的裂变埋下了伏笔,在彼此刚接触谈恋爱的时候都想只展示自己优秀的一面给对方。人都不是傻子,婚前的那些美好品质是演出来不真实的,难道能伪装一辈子吗?时间长了都会暴露本性的。婚姻虽然不需要伟大的爱情,但如果一开始你的目的就不纯粹,带着算计难道你还想得到对方真诚的回馈吗?两个家庭的结合让矛盾更加升级,互相不尊重对方的父母、嘲讽双方的亲戚朋友、男女收入及性格的差异使隔阂越来越大、都表明这样的婚姻走不了多远。

  “婚姻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多少人是因为这句话吸引而来阅读的《围城》,原书中有段相近的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婚姻也罢,事业也罢,都逃不过这座围城或笼子的束缚,结过婚的人总是在劝诫着未婚人要抓紧享受着单身生活,等困在城内时就为时已晚了,但未经他人苦如何能体会到其中的辛酸历程。婚姻这座城让人向往,时间长了又会使人无法忍受城中的无聊。三闾大学同理不也是一座事业的围城吗?同事间的表里不一、岗位竞争、升职加薪等时刻让人感到压抑,方鸿渐、赵辛楣都没法独善其身,又不愿与之同流合污,虽然赵辛楣只是书中的配角,但他也是我觉得比较出彩的一个人物,他豪爽但不愚昧,他的为人处世也是方鸿渐不及的,在轮船上,赵辛楣说:“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做朋友。”方鸿渐问他那自己讨不讨厌时,辛楣毫不客气答道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他还从旁观者的角度能看出孙柔嘉对鸿渐的煞费苦心,也看透了顾尔谦与李梅亭的利欲熏心的把戏,更让我诧异的是对于他爱了20多年的苏文纨结婚时,他也没因此消沉下去,反而在看清她的虚荣后豁达的去参加了婚礼,也为自己的无疾而终的青春画上了句号。反观方鸿渐,他出洋留学但不学无术甚至只能靠买假文凭回国,他享受着已逝未婚妻家的资金赞助却并不感恩,事业上的他不思进取、屡屡碰壁,在点金银行、三闾大学、报社的任职看出了他的高不成低不就。感情上初遇鲍小姐被玩弄时的不自制、面对苏文纨求爱暗示时的懦弱、对唐晓芙误解时的逃避不辩解、最后选择了身边的不讨厌的孙柔嘉将就结婚,随意的把自己推进了围城中去。人生处处是围城,我们都想做洒脱的赵辛楣,但大多只活成了平庸的方鸿渐,

  方鸿渐哲学课上一位山羊胡子的哲学家讲的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 ,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少好?”这样看来我也算作乐观的一派了,单位食堂是分餐自助制的,我总会留着最喜欢的菜使最后一口有着期盼且满足。不管在生活还是感情上,我们都不应该存着摆烂的心态浑浑噩噩的度过,一辈子这么长,要满怀着希望,在感情上保持清醒思考的能力,生活上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