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晴真是个坏女人”,这句话一度成为今年夏天交友高频语,不论认识多久,只要此话一出,定能顺利开启双方话匣。这要归功于前段时间爆火、在各个社交平台刷屏的宫廷剧《延禧攻略》,“魏姐”的后宫升级之路可谓困难重重,跌宕起伏的剧情牵扯着观众的心弦时弛时绷,几乎没有人不曾听说富察皇后的温柔似水,没有人不曾关注到微博上有关其的热搜。可是,又有几个人了解过同期因台风温比亚的影响四百万受灾的河南群众?
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视野在多元化媒介的帮助下拓宽,但有限的时间并不允许对之进行更为深度的研究,于是微博热搜的兴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在热搜的影响下,网民的关注点往往被热门话题吸引,而进一步集中的社会舆论反过来也推动了信息热度持续飙升,最后上升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剂。这也导致了一大弊端——信息的“格式化”。意识被撰写好的头条内容禁锢,新闻的条条框框使得大众的认知格式化成千篇一律的方块,人们一头扎进舆论深海,思维放空坠落到暗礁,最后风干为只剩骨架的标本。
一方面,我们只知道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话题,另一方面,我们对其也只是了解皮毛,浮于事实表面,再加之各种营销号与媒体报道的添油加醋,不用动脑又新奇未知的“娱乐圈”便成为热门的频繁光顾者。有关明星任何值得关注的内容一经微博爆料,不论真实与否都会立即成为人尽皆知的“秘密”;影视作品宣传一但买下热搜,收视率与关注度就能显著提升……诸如此类的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生活血肉的一部分,“戏子误国”的说法虽然有所欠妥,不可否认的是过度关注娱乐的确成为了精神世界中的“老鼠屎”,在降低人们精神品味的同时,肤浅了思维的水平,让人类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美国大法官休尼特认为“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说实话,在现代社会,如果不想办法曝光、博取舆论的关注度,根本等不到“迟来的正义”。水灾受害严重的寿光,事件发酵了四五天才因为登上微博热搜而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救援,这无疑是可悲的,沉溺在娱乐新闻中的人性往往会忽略其他时事新闻,又怎能做到顾宪成提倡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呢?
娱乐作为人们忙碌生活中的一味解压调料,一味任其剥夺自我的思维世界、占据精神内容反而和它的本质背道而驰。娱乐为人所造,如果盲目追随娱乐,就会成为被其格式化思想的低廉机器。没有一个物种是为娱乐诞生且娱乐至死的,学会甄辨思考才能让标本变为有血有肉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