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都知,“行到水穷处”是一个仙境桃源,山峰云雾缭绕,古木参天。到大泉峰处就会听到似有幽长的钟声缓缓传来,并伴随着山泉流过高险的山石发出呜咽的声音,薄阳照耀的树上都感觉有寒意,让人心生怠忌。但却阻挡不了想一窥究竟的人。
为什么那么想上“行到水穷处”呢?
传说,此地是沈安王所建,沈安王是谁?那可是一个传奇般的人物,从默默无闻的清水郡县令到战功赫赫的沈将军,后来还娶了御史之女,可谓仕途不可限量。当时打完胜仗回来皇帝老子想给他奖赏,金银珠宝随便挑,而且还大有将玉薇公主嫁给他做老婆的意思。可是这货却说:“做官非我所愿,请殿下准我逍遥在外”皇帝当然开心的不得了,这代表兵权将会到他自己手上,于是就推辞了一番。但是还是面子上不好做,就问:“你想要哪块地?”于是“行到水穷处”就这样划分给了沈阜。后他到此处大兴土木,整治河渠,竟也把这里弄的兴旺繁荣,于是人民对他的爱戴又加深了一番,赞不绝口。
又传说,当年沈安王还是清水郡县令时,曾意外得到一本武功秘籍,努力修炼才当上了将军。于是,想上“行到水穷处”的人不外乎是这几个理由:仰慕英雄大名,求做入门弟子,或者是隐居于此。
可是,仙境虽佳,却似蜀道般难上。蜀道难,难于它的险峻,难于它的蜿蜒。而“行到水穷处”难上,却是难于它的问答。想上这里的人,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问题没有对错之分,当然也没有答案。评判能否让其进来的人就是那沈安王。
这天,艳阳高照,清风拂面。“行到水穷处”山外却来了一位白衣公子,眼睛如深海那般深邃,明若间似有光芒闪烁,又安于沉寂。举手投足之间皆是潇洒惬意,好像这天下都是可让他消遣的。
“原来这‘行到水穷处’便是这样的风光,在这山外就已让人这般心旷神怡,无限遐想”白衣人由衷的赞道,看着前方那人。
“公子谬赞了”前方人谦虚道。又说:“这里有山水风光,百姓富足,人人自爱又皆爱他人,自然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的。”
“呵呵…”你这到底是谦虚还是不谦虚呐,白衣人听完这句话暗想。“我此番前来自然是不会无功而返的,沈安王就敬请出题吧,圆了我想上去的心愿。”
“既然公子这么急,那我也就不磨蹭了。听好:人比之太阳月亮,如浮游之清晨,且短且急。奈何我佛慈悲,一心向佛长此修炼能亘古长存,立世间千年百年而不死。可心往焉?”
“百年千年不死人人想而得之,但,吾不想”白衣人立于地上,宛如秀林木竹。
“喔?这又是为何?”沈阜问道。
“这好比是那清风明月,虽不辞矣,唯心悦否?”
“子非清风明月,又焉知其不悦?”
“子亦非焉,又怎知其必悦?于人,百年身不死,但长此以往,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心能不死乎?世间万物皆有其道法自然,何必违其规律。”
“但佛家岂错?自混沌以来,人人想修仙成佛,飞升上天,不受万般折磨,想长生不老。是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沈阜拂袖问之。
“佛家有错。飞升上天固然好,但无情无欲无快乐又何必追逐?我有家人,有诗有酒有风光,人在世间走一遭,酸甜苦辣尽需尝,何必为了这小小的不死而白白浪费时间呢?这佛,不要也罢。”
“倒是第一次听人说不想成佛不想修仙,人在此间各自有追求,何管之。”沈安王笑了笑,又说“这‘行到水穷处’山上风景独好,想看就跟我来。”
白衣人瞬间眼神灿烂,嘴角微薇变动,好似万籁俱寂的山川河流真的活过来了。忙回答说:“求之不得!”
大概是受了《西游日记》的影响。我们都还没有真正的在世间活过,为何要去追求那缥缈无迹的西天呢?而且谁说西天就一定是对的仙佛就一定是对的呢?
第一次尝试写(=^_^=)很希望得到认可。蒽,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