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牟其中和冯仑有一撕。
从道义上来讲,冯仑有“落井下石”的味道。牟其中都坐牢了,你还用文字“损”人家,损也就损吧,还刊发在《中国企业家》杂志上,广而告之。牟其中从监狱里一出来没几天,就大有“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冲动,写了长文进行反击。
企业家的互撕,总没有娱乐圈的互撕那么吸引眼球,搞得家喻户晓;加上冯仑一直以“有士大夫情怀的人”自许,自然不合适以一个“成功人士”的身份去和一个“失败到如此之状的人”互撕,所以至今保持着沉默。
所以,他们的互撕就并不为多少人注意。
从他们互撕的文字中,引发出一个有点意思的问题,那就是:
他们都是他们自认为的那样子吗?或者,他们所认为的对方的样子,真是那样子吗?
之所以互撕,至少都不认同对方眼中的自己的样子!
冯仑眼中的牟其中,是不诚信、没有底线的人;牟其中眼中的冯仑,是虚伪投机没有担当的人。
看过他们互撕的文字者,自然更容易偏向冯仑,为什么?因为至少到目前为止,冯仑的社会形象是较正面阳光的,而牟其中的社会形象是极其负面的。“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看他们互撕的文字时,不难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认知都很正面,都认为自己是有良知有担当有情怀的人,在道德上,都有优越感。
为什么“对方眼中的自己”与“自己眼中的自己”会反差那么大呢?
无他,不外是人很难客观,有自我美化的倾向。
甲和乙两个人相对时,至少会有六个认知块面:甲眼中的乙,乙眼中的乙,真实的乙;乙眼中的甲,甲眼中的甲,真实的甲。他们往往相差很大,很难接近。这就是人的“虚幻性”!
不信,你就去观察。即使是很亲近的两个人,你眼中的他的样子,和他眼中的他的样子,都会很不一样。
所以要格外小心“你认为的你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这样的问题,即你的“自我认知”。除了少数特别自卑的人,大多数人都会拔高自己,自己眼中的自己,会比真实的自己要更好,更有道德,更有水平,更有能耐。
从心理机制上来说,这样做最直接的收益,就是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好的自我感觉,可以更轻松的走向未来,但是,也必须意识到,这其实隐藏了“自欺”。
人生如果想要有更好的成长,就要有意识的抑制这样的自欺,尽管做不到完全的客观,也要不断去接近客观,让“自己眼中的自己”与“真实的自己”接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