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真的不懂怎么跟孩子相处。
比如,有一天,我正在做家务,儿子过来说要帮忙,虽然也帮不上什么,但是妈妈很开心呀,儿子可以主动来帮忙做事情了。
我说:“你真是个好孩子,真棒!”
孩子听了,也很开心。我一直以为,要经常这样夸奖孩子,孩子会更懂事。
但这样的做法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但有一次,孩子从学校带回了手工劳作,我和孩子一起工作制作灯笼,可是没工作一会孩子就会问她:“妈妈,你看我棒不棒!?”
当时有些事情要忙,没有及时的回应他,没有说赞美他的话,儿子就停了下来,不愿意再继续完成手工作业了。
还有一次......
一家人去公园玩,走累了坐在草地上休息。孩子很安静的坐在草地上。
难得见到儿子这么乖的样子,我忍不住夸了儿子一句:“宝贝你真乖!”谁知道孩子听了这句后,就把旁边的花草连根拔起。
我当时就生气了: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忍不住教训了儿子一顿。
难道表扬对孩子没有用?
长期表扬会让孩子寻求认可上瘾,抗挫折能力差,而鼓励会激发孩子的信心,勇气,乐于接受挑战,激发孩子内在驱动力。
住在我家隔壁的、从事教育多年的王老师,曾经接受过一个调查,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不要表扬他们?认为:如果孩子经常被夸聪明,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而聪明又是一个人的天赋,意味着我不用付出太多的努力,就可以轻松的完成一件事情,如果尝试新的,或者接受更难的挑战,那意味着有可能会失败,而失败则会夺走聪明这个标签。
如果我们鼓励孩子努力呢?他们就会认为,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才取得了好的结果,他们会不害怕接受挑战,就算他们遇到了失败,他们也会认为,这是在成功路上很正常的事情,并不会影响孩子继续努力,直到他们取得成功。
表扬和鼓励,决定孩子两种思维模式
一个是表扬,一个是鼓励,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的,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本质的区别是,不同的沟通方式,构成了孩子不同的思维模式:
表扬促成的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也就是说,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孩子会认为,人的能力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在困难面前很难感到无助, 而鼓励促成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具有这种思维模式的孩子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而遇到的一些挑战是来帮助我们学习成长的,有这种思维模式的人比较容易成功。
从孩子一岁开始,这样不同的沟通方式就产生影响了,最关键的是,父母培养孩子,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不能夸奖他聪明,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模式呢?
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描述法:你可以把你看到孩子怎么努力学习、以及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地方都说出来,比如:妈妈看到你每天都学习很晚,遇到不懂的题会主动请教老师,你付出了很多努力,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第二,以孩子的感受为主,问孩子的感受和方法:当孩子取得好成绩,回来的时候特别开心,我们可以带着惊喜和好奇的态度去问他们:“宝贝,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时候,孩子很有可能把他如何做到的,遇到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以及最终取得好成绩的过程分享给我们,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内心,感受自己的成功,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价值感。
有一位十六岁孩子的妈妈,经常去表扬孩子,而她的孩子比较内敛,对一些空洞的表扬不太感冒,甚至是有些反感,孩子曾说:“妈妈这是在讨好我!”这位妈妈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很难沟通。
而这一次他们家去旅游,他们在郊区的一所大学参观,约定好了时间,但是没打到车,两夫妻英语又不好,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怎么走,心里特别着急。
这个孩子,不慌不忙的拿出手机,又坐公交,这期间通过走路还绕了无数的弯,最后终于按时到达了学校。
这一路全靠孩子,孩子沉着稳定,不急不躁,这个时候妈妈很佩服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十几年来都形容自己是路痴,按照以前妈妈的习惯,一定会这样表扬孩子:“你好了不起,我好佩服你!”如果这样说,孩子一定是没有任何表情的,只会说一声“哦”。
这一次,妈妈没有表扬孩子,而是用鼓励的方式去问:
“当时我很紧张,爸爸又在旁边瞎说,而你却看着手机很坚定的指路,你是怎么做到的?你不担心走错路吗?”
这个时候,孩子很兴奋的说:“我终于不路痴了。”
这个妈妈告诉我,她当时从孩子的笑容里,看到的是开心、自信和成就感,接下来孩子跟同学出去玩,都可以很自信的说:“这几天都是我找得路,我能找到路!”
大家可以想到,“你怎么做到的!”这句话给孩子带来的作用和力量,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鼓励孩子。
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应该这样做: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要引导孩子专注于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以及解决方法有哪些?启发孩子自己想办法,尽量不要搭救她。
心理学家皮阿杰说过一句话:每当我们告诉孩子一次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当孩子想出办法来的时候,可以鼓励他去尝试一下,即便尝试失败以后,也没关心,想办法继续尝试,直到成功为止,这是培养孩子强大的有效方式!
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做成某件事情的时候,孩子的神情和她的内心一定涌动着得意感、价值感、和自信。
高老师在高徒教育当了十几年老师了,看过这么多学生,不管是成绩好坏,当他们一而再的遇到困难和挫折,都会感到沮丧想要退缩,而这个时候,父母最重要的是要给他足够的力量。
相信在孩子未来的人生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她心里一定会有一个声音告诉她:我相信你可以的!不要害怕失败!想想办法,一次不行试两次,直到成功为止,
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发现:
在任何情况下,比起智力,成绩和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测成功的指标,他给予的定义是: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哪怕遇到了失败,也要仍然坚持努力下去,这样的品质才叫做坚毅。
也就是说,一个孩子是否知道一加一等于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在尝试第一次一加一等于三的时候,愿意继续尝试,直到找到正确答案为止,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不是跑得有多快,而是跌倒后能继续站起来继续跑,哪怕是最后一名,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高度
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和接下来人生的高度,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了孩子的人格塑造,影响孩子的是一生,这是学校教育无可比拟的。
父母的每一个想法、每一句话、甚至每一种情绪,孩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是鼓励,而不是表扬,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既不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也不指责孩子,而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培养他们坚毅的品质,这个品质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人类的终极幸福与外部的事件并无多大关系,而是取决于父母如何养育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学习。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父母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是这样想了想之后,对孩子的想法也似乎了解了些许,希望他不要那么快长大吧,因为妈妈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