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部名叫《时间规划局》的电影开始聊起,其英文名更是直接和有味道:In Time。
《时间规划局》是由安德鲁·尼科尔执导,贾斯汀·汀布莱克、阿曼达·塞弗里德主演的惊悚科幻电影
推荐亮点:
1 女主有味道
2 女主有味道
3 女主有味道
当然了,男主的演技才是全篇亮点,给我更大启发的还是整部电影中关于时间本质、时间使用以及时间顶替货币的思考。
在教育商业中,一个教师何尝不是用时间在交换金钱,咱们平时说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个小时的课程=十个小时的备课
抛开教育行业中的道德与社会意义而言,其本质就是 时间的交换。
只不过一个教师的单位时间倾注了独特个性化的才情与精力,其单位时间价值更大
而一个学生用金钱作为支付手段,从教师那里买来,从而形成一个往复不断的供应链条。
OK,终于引出今天的话题:教育商业中的供应链
供应链的上游是:具备才情、知识与经验的教师
供应链的下游是:需要才情、知识与经验的学生
交换的货币:金钱+时间
在艺术留学行业里,记得七八年前一个艺术导师一节课程的薪水是100-200元人民币,现在想想还是蛮低的,美国同行的价格是65刀上下,也不过500元,当时我总觉得自己似乎发现了什么秘密,现在才明白,这是一个溢价的窗口期哟,也就是行业这10年的发展更多的是劳动力低价导致的,是教育机构作为中介一般的神存在隐形的利用这个秘密在运行着(有很多概念在里面,培训是赋能 咨询是赋能 中介如果转化为服务也极具备价值)。这里我并不排除什么消费升级呀、中国艺术生的结构化问题呀、国外艺术教育的吸引力呀等等等原因。我只是想找一个基本原理,用简化的模型去思考一个行业。
即教育商业的本质是:输出优质教师的时间价值
说点人话,换几种不同的说法:
1 让一个老师一小时赚的更多点
2 让一个学生一小时学的更多点
赋能给教师,从而提高其单位时间的效能才是王道
Case:比如一个新东方的老师一小时课程收入是220元人民币,这里暂不计较她是教托福 雅思 GRE啦,后来呢,如果是家教呢,那么她一小时收入就是单位时间的课程收入;如果是小班授课呢,那么她的收入就是班级人数乘以一小时收入减去机构付出成本;如果是大班呢,同理,只不过人数增多了;如果是MOOC或者是得到音频专栏,那么乘以的人数就更加多了,同时还包括很多复利的收入+衍生品的收入;这里就多了去了,不细计较。
归根接地我想表达的是:提高教师单位时间的价值才是教育商业机构的正道。
想想我们很多做法其本质不都是为了这些吗
比如:企业培训
比如:教研研发
比如:招聘牛人
比如:企业文化
比如:建立行业标准
比如:。。。。。
所以任何老板反其道而行的行为都存在极大风险性。
与艺术留学这个细分行业而言,有什么本质的启示和思考呢
1 关注艺术导师这个群体本身,多点人本主义的情怀;
2 提高艺术导师单位时间的学术价值、时间价值、商业价值
3 构建可以赋能给艺术导师的组织,比如学术研究、学术环境、教学研究、教研研究等
4 探索艺术导师的职业发展路径和职业生涯规划,一个完整循环链条是必然,不能短视
5 主动构建行业标准和行业联盟,互联网时代证明联网能为个体赋予更大价值
6 主动利用国外优质艺术教育资源的溢价期赋能国内艺术导师
7 主动发掘新市场,将溢价资源引入新兴市场,比如去一带一路的国家去【跑题了】
好嘞,根据George A. Miller提出的人类记忆接受范围在7+-2的法则,我就先列出这么多,后期有胡思乱想的时候再补充。
知识就是力量【新东方学习后改成了语言就是力量,然后他火了】
时间就是金钱【金融行业利用了这个本质,然后各种人都火了】
**就是教育【留个️和课题给自己】
随笔咯,用根本不科学的概念去记录想法,把“教育行业”替换为“教育商业 or 知识商业”会觉得舒服些。
世界终将回归人本,搞一些杂七杂八的可以,别忘了人的价值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