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一个公司的培训课,坐在一个大教室里面,大约有一百人的大教室,一个老师坐在台上讲PPT.这种感觉好像回到了上学时的课堂,毫无违和感。
老师在上面很认真,很有责任心的讲着PPT里面的内容。
和上学期间不同的是,这种培训没有一个人认真听讲的,我倒也挺佩服这个讲师的耐心的。
据我观察,从台上看下面应该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整个课堂没有一个人在听他的讲课。但是这个专家学者讲的津津有味,掷地有声。心里默默的为他这种精神大赞。
或许他也只是为了讲课而讲课,因为毕竟有人愿意付钱,而这样他也没有任何压力,因为无所谓讲的好与坏,对与错。
但在我看来,他倒不像这种浮夸的人,讲课没有丝毫懈怠,很有耐心的按照他的讲义讲解着这些貌似很高深的知识点。
而我
从毕业到现在也有五年了,上学期间深受 “活到老学到老 ,学无止境,”等等观念的鼓动,工作期间也一直在强制自己多看些书,多学习,无论是工作相关还是兴趣相关的书籍,知识,都会学一点。面对这样的强制培训,只是为了公司去考证,并没有兴趣点。也因此没有一丢丢心思去听取台上这个专家学者的授课。
对于学习,走入工作岗位中的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必要坐在这样的大教室,由一个老师来为我们讲解我们需要撷取的知识呢?
从学习效率角度来说,我们自己任性安排私人时间去学习充电,和一个教授在固定时间给我们演讲,推送知识点。哪一种更高效呢?
自己确实好久没有坐在这种大教室,在这样的环境听课了,并不知道在这样的课堂上,还有什么需要学习的东西,还能学到什么东东。
然而真实体验却难免有些尴尬
这几年,自己任意挑选时间学习任意的内容,结果并不美好。因为现在的我并不觉得比几年前的我高明多少。甚至连自己是傻了,还是聪明了,是天真了,还是事故了,都不敢确定。
唯一可以肯定的事,现在所提升的工作技能,几乎都是凭借着工作岗位职责,及相关的工作内容,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获取的。
而自己看的书,私人时间的各种经历,所汲取的能量并没有占太大的比重
自己并不否认,我也一直向往临场去听一些大佬的讲座,比如,开讲啦,我就想做现场观众,亲临现场听取大佬们的精彩演讲,现场的氛围,心情,指定和坐在电视机前大相径庭。 从大师身上能学到的东西不仅仅局限于他所演讲的内容,他的言行举止无不流露出其与众不同的气场。
酷爱自学的人,本身自学能力或许很强,每每读一本书籍,总能深入的理解文字背后的情感,能与作者进行直接心灵的碰撞 。但是这样也没有跟作者面基的效果强大。不然巴菲特的午餐时间也不会被炒成天价,直接去看他的各种真实生活实例,去拜读他所有的著作岂不投入更低?
平时会给自己灌一些鸡汤,什么味道都有,时常被齁的晕头转向,只知道要努力,不能停滞不前。后来慢慢的就发现,没有方向的努力就是漂流瓶,目的地取决于风向,取决于海浪奔涌的方向,看似自由,实则身不由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如果单从这句箴言角度来说,那自学,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只是奋发的第一步,而且只是一小步,还有很多实践等着我们去执行,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经历,还有很多大佬值得我们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