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的,我们的人生真相就是这样的一个努力成为二手人的旅程。不知几何时,我们逐步习惯了用所学的知识装备自己,无论外在还是内在,让我们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者学者,然后理所当然地接受更多后来者的膜拜,日复一日看似正确,实则似乎不仅不正确,而且可能错误。
昨天孩子有些不舒服,请了一天假在家里休息,我本想陪着她多睡一会儿,她说:睡觉也不能让她的脑袋不疼,还不如起来做点事情。然后她起床为我们煮了2个玉米做早餐,吃完后我们一起去见了她小提琴培训班的李老师,协助她策划了一下圣诞活动。中午又去见了定娟阿姨,然后买了一些东西回到院子里,当她看到一些成人在院子里散步,她很羡慕的说:“我好羡慕你们大人啊,我们小孩子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但是你们大人可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像爷奶奶那样退休就更好了,就在家里从早到晚的看电视,还可以每个月拿工资。”
当我听她这么说的时候,倒让我一时半会不知道如何给她正确的引导,对孩子而言不像大人那样只是就事论事的讲道理就可以,孩子往往能够看到事情的本质,当我们纠结于如何培养孩子,甚至为他们的未来担忧的时候,其实我们也许最棘手的是停下来思考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生活态度,如果仅仅只是为了谋生而活着的时候,真正对孩子而言就无法内化成为自己努力的动力和方向,最终学习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是为了报答父母辛苦培育的行为而已,他无法明白学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也许现在的学习本身也是没有那么重要。
我时常问孩子: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她每次都会坚定的回答:开心快乐。
当我问她:在学校开心快乐吗?
她几乎也回答:开心啊!
我问她:为什么觉得开心?
她说:因为我是语文课代表和数学课代表,我上课认真听讲,老师经常会表扬我,我得到的小苹果是最多的。
但是,当她羡慕退休老人的生活状态时,我感觉到似乎哪里不太对劲,虽然我也不明确是什么,但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场景。
有一天晚上她突然问我:妈妈,我好害怕以后生孩子啊。
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因为听舅妈说要把肚子打开才能把孩子生出来,好疼啊。
我说:如果觉得疼,也可以不生孩子啊。
她说:不行,我一定要生孩子,因为有孩子了,就会像我们一样的有爱和幸福。
看着她挺坚定的态度,我说:妈妈和你开玩笑的,生孩子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妈妈生你就很顺利,顺产,很快就生出来,都没有感觉到怎么疼。听说生孩子也是遗传的,所以你到时候也会比较顺利的。
她立马问我:那姥姥呢?生你们三个的时候也是很顺利吗?
我说:好像也是比较顺利的。
她反问我:是确认还是好像?
我知道她是一个很认真的孩子,必须要得到确认的答案才可以。我就说:等下次见到姥姥你自己问她。
后来,她又提到姥姥上次给她讲我小时候的时候为了给我喂奶,被狼追着跑回来给我喂奶的事情。她抱着我说:妈妈,我觉得姥姥好可怜啊。
每一天和孩子在一起,我不断的在感知一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冷冰冰的知识体系中感受不到的东西。我想人和智能机器人不同的最重要的地方,是人有感受和温情,而正是这些感受和温情造就了一个个不同特质的人们,我们每一天看见很多东西,想到很多东西,吃到很多东西,感受到很多东西,慢慢地这些东西就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而知识和能力却只占据了我们很小的一部分空间,这些都只是工具而已,是人的工具,而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确实我们需要花毕生的精力去探寻和求索。
我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思维和表达等等都毫无遗漏的传递了给我们最爱的孩子,慢慢地她就成为了我们逐步塑造的那个孩子,也许有一天我们有些惊讶于我们的孩子成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但是请接受这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的修正自己,活在每一个当下与自己、与伴侣、与孩子的关系中,这就是在不知不觉的喂养着那个曾经属于我们的孩子。就像昨天我和她一起整理玩具,她把自己小时候玩的玩具整理在一个袋子里,准备送给逗逗妹妹,看着那些她这一生可能都不会再玩的幼稚的玩具们,我知道她就这样一点一点的长大着,一点一点的成为了她,也成为了我的延展,我有些欣喜,更有些恐慌,但最终是坦然,因为我力所能及的做了我能做的,也为她留了未来作为母亲需要修正的。感恩我看到了生命的传承和延续中,我的反思和成长对孩子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曾经说过“一个人所关注的就是真正喂养她的”。而这喂养成人的却恰恰也是喂养我们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奶水,这人生的奶水让孩子终生带着我们的烙印活在这个世上,一代又一代,我想这也许才是生命传承的真正的逻辑和表现。
而我们究竟要传承给孩子什么东西?谋生的艰难?生活的不易?抑或生命的丰饶?值得每一个有觉知的人从生活中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