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民间故事》——浮图峪药王庙的由来

(孙思逸)

相传唐贞观年间,唐太宗的娘娘身孕三年,不曾分娩,每日不吃不喝,肚胀得哭哭啼啼不止。太宗张榜天下,招贤医进京给娘娘治病。这天,药王孙思邀从白石山采药回来,途经浮图峪关城,走到东城门下,见众人围皇榜争看,他便拨拉开众人,揭下皇榜,被守榜差役带到守备衙门,守备修书派将士护送孙思逸一路小心进京。

孙思逸进京来到朝廷三宫六院,娘娘大太监见他衣衫槛楼,瞧不上眼,就把一条红绒绳栓在娘娘宫内卓子腿上,然后拖出门外让药王诊脉。

太监傲慢无理,孙思逸毫不介意,捡起红绒绳,用手指摸诊片刻,太监拖长腔问:“此谓何病?”孙思逸慢慢摇头说:“这病无治。”“何以见得?”孙思逸故弄玄虚说:“此乃钻心病”。太监听出话音不对劲,追问:“此病何以解释?”孙思为温怒:“这是虫蛙腿木之病。”众太监内侍听了,无不佩服孙思逸医术厉害。从此,大太监再也不敢下眼瞧看医

生了。

大太监小心翼翼地把缚在娘娘手腕上的红绒绳牵出门外,让孙思遮仔细诊脉。孙思邀和颜悦色道:“娘娘染病整三年,若想治好且不难。“说着掏出一只长长银针,照准娘娘牵着的红绒线绳慢慢刺去。

不一会儿,娘娘分娩,一个又白又胖的太子弧弧落草。唐太宗闻太子哭声,顿时龙颜大悦,满朝文武无不称赞孙思逸神医之神术。娘娘生下身孕三年的太子,实在天下大事,太宗皇帝要留药王朝中当御医,被药王婉言谢绝。

太宗皇帝想:药王治病之神,联该恩赐何物才好。他低头思村,看见自己身着黄龙袍,便脱下来递给孙思逸说:“肤今日赐悄此袍,以表肤后继有人之恩吧!”药王谢过龙恩,将黄龙袍穿在身上,大模大样走出宫殿。一路晓行夜宿,无人敢阻敢拦,很快回到了飞狐古峪的浮图峪关城西门外。

唐朝开国大将尉迟恭,字敬德,闻听唐王将黄龙袍恩赐给孙思逸,心想:这还了得,大唐江山东挡西杀、南征北战来之不易,今万岁爷把黄龙袍给药王加身,日后药王若有奸心,谋墓帝位咋办?于是便带领一行人马随从奔出长安,径直跟踪药王。

药王步行,敬德骑马,当药王刚到浮图峪关城西门外时,敬德也策马赶到。敬德下马往药王身上仔细观看,见孙思逸身披的哪是黄龙袍,原来是一件红袍衫,弄得敬德闭口无言。此刻,为解尴尬,随从悄悄对尉迟恭将军说:“人都说药王医道神妙,你何不假装牙疼,要戏于他。”迟恭将军点头称是,转身就坡下驴地改口说:“药王,我一路牙疼,该如何治好?”药王说:“将军牙疼不算病,张嘴吸气便中用。”射迟恭明知药王医术高明,也只得张开大嘴吸气。凑巧,将军张开大嘴吸气时,猛然一股黑旋风迎头卷来,射迟恭狠狠吸了一大口尘沙。逗得众随从暗自好笑。

人们不禁要问,皇帝明明是赐给孙思途的黄龙袍,为何敬德追上药王时,药王却身披红池衫?原来药王中途能指会算,自知敬德将军很快追来,把黄龙袍翻了个过儿,红里朝外穿在身上,才弄得敬德哑口无言。

浮图峪关城内外,得知敬德追赶药王的事情以后,念及药王走遍天下,治病救人,不辞辛苦,不计名利,便在关城西门外隔拒马河的北山坡上,座北朝南盖好药王庙,庙中的药王塑像,外披红袍安坐中央。每逢四月二十八药王庙会上,进香朝拜者络绎不绝。山下大戏唱得热火朝天,庙会人山人海,甚是热闹。

时至今日,这座药王庙仅留遗迹。但庙会却越过越热闹。

讲述者:张树荣

记录者:孙晓福

采访时间:1994年

流传地区:浮图峪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