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月前,有一个来咨询的妹纸:20多岁,中学语文教师,工作一年多,对现在的工作很不满,薪水不高,上公开课被领导批评,工作没有成就感。
但是想换工作并没有合适的机会,薪水高的私立学校去不了,想转行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她说:“我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应该在哪里”
我想,不止20岁的时候会迷茫,很多30多岁的人依然会这样。
这就好比,你在山间行车,往前方开是肯定的。
但如果没有GPS导航,哪些地方要转弯、有岔道、会堵车,你事先不会知道,只能顺着走,或者被堵上一段时间,也说不定的。
所以新的时代,我们要找到自己人生的GPS。
2
我跟她分享了一个视频“如何在五分钟内知道你活着的意义”。
视频中的演讲者描述他25周年大学聚会,在帐篷里举办了一个派对。
因为帐篷内太吵了,所以很多人就到帐篷外面聊天。
在聊天的过程中,他有一个惊人的发现:80%的人并不满意他们目前的生活。
“我的人生意境过了一大半,但心总觉得都在浪费我的人生。”
“我不知道我生命的意义。”
当初我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耶鲁大学,在我们站上耶鲁旧校区的夏天晚上,和我说话的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且都很有钱势和地位,但是我现在并不快乐。
那么谁满意呢,剩下的20%。
当他和那20%较快乐的人交谈时,我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了解他们的生活目标。
因为他们知道五件事:
1、你是谁?
2、你做了什么?
3、你为谁而做?
4、那些人想要什么、需要什么?
5、他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结果会怎样改变?
在亚马逊上就有151928本书是关于你怎么寻找人生目标的。
很多人用尽一生的时间寻找他们的人生目标。
这五个问题中,只有两个和你自己有关,另外三个与其他人有关:他们是谁,他们想要或需要什么,他们最后会变成什么样。
在帐篷外遇到的那些较快乐的人,在那个温暖的夜晚,他们都是看到自己以外的人,并非只是看到自己。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为谁而做,那些人要什么,他们最后会如何改变。
3
比如你的生活目标是:
“我为孩子们写书,让他们在入睡时能做个好梦。”
“我帮助人们找到他们的天赋优势。”
“我要帮助100万人学会即兴演讲”
“我为大众设计出他们买得起的衣服,使他们可以看到及感觉到自己最棒的一面。”
“我培训企业家和具创造力的人才来做决策,这样他们就能把最棒的工作带给世界。”
“我要帮助万千职业女性解决职场困惑,拥有更幸福的生活”
无论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都很注重如何服务他们的对象,而不是他们自己。
那个咨询的女孩,当我问到她第三个问题:你为谁而做?
她开始沉默,后来缓缓的说:“我之前是因为父母的一句话,女孩子找个安稳的工作。
结果发现不是自己喜欢的,老师您问这个问题的我发现我真的没有想过到底为谁而努力,连为自己都算不上。
这是我的最大问题,我要回去重新思考……
昨天,那个女孩再次告诉我:她决定9月报考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硕士,继续精进自己,之前上公开课失败,是因为自己非师范毕业,专业能力不足。但是和孩子们待在一起,其实每天挺开心的。
我为她的决定感到欣慰。
4
电影《一代宗师》,里面讲到了人生格局的四个层次:
1、零度格局:“盲众”(即“看不见”)
也就是没有目标,有一些懵懂的年轻人会有这样的情况。
或者哈韩哈日,终日浑浑噩噩度日,没有方向,也没有责任心。
20岁老成了80岁的样子。
2、一度格局:“逐利者”(即“看自己”)
有可能有一定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学识,但是始终眼界也只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只看到每天赚多少钱,嘴里,眼里只有“利益第一”。
3、二度格局:“理念人”(即看“天地”)
有理想有价值观的人,让自己不断的成长,在工作中也应该就是有职业道德,有协同精神,有正面的的职业价值观。
4、三度格局:“至善之人”(即“看众生”)
有仁爱之心,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最高的目标,往往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
我们普通人一般都在一度格局,或者稍微高一点的在一度和和二度之间。
所以我们经常会陷入自己的“局”中不能自拔。
5
当跳出了自我迷茫的困局,把关注点放到周围的人、周围的事,周围的环境。
站在趋势的高度去看行业,站在行业的高度看企业,站在价值的高度看自己,找到真正的奋斗的目标和意义。
你会理解什么是真正需要专注的方向,这就我们的人生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