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尽你所有,尽你所能

     了解自己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东西方先贤早就给我们指出这一点。希腊德尔菲神庙的入口写着,“认识你自己”;四书五经的《中庸》开篇第一句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天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它和认识你自己说的是一个道理。

     认识自己、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怎么就这么难?欧洲管理学的泰斗级人物弗雷蒙德·马利克在《管理成就生活中》给出这样一个洞察:多数人之所以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恰恰是因为这件事,我们做起来太容易,所以我们不太去关注,也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强烈动机。

缺乏发现优势的动机

     因为我们比较容易关注自己不太擅长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弱点,而很少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精益求精。为什么我们不太关注弱点而不是优势呢?因为弱点总给我们带来麻烦。你想,你的上司不会因为你的优势而提出表扬,却很可能会因为你搞砸了某件事而点名批评。所以,一般人不需要太多的洞察力,也能知道自己的弱点是什么。相比起来,要发现自己的优势,需要更多的自我洞察,并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认识自己不是一个纯主观的判断

     我认为我的优势是什么和实际上我的优势是什么,可能是两回事

如何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既然这么难,作为普通人我们该怎么去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呢?

回归思维:你过去实际完成的任务,结果如何

     马利克认为真正靠谱的依据只有一个,根据你过去实际完成的任务来找到自己的优势。只需要找出你过去完成的三到五项主要任务,客观评估绩效,你就能判断出自己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产品思维:通过三个词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记得梁宁老师在产品思维中讲过通过三个词来看到自己的天分,这三个词就是:满足、愉悦、不爽。为什么你照着ppt练习3次,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乐此不疲。为什么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则可以不厌其烦的一天打扫三次?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获得的满足感是不同的,有人痛苦、有人愉悦。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梁宁的逻辑是
1)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获得的满足感是不同的。
2)你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给你持续的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3)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
最后借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句名言来勉励我辈:无论在哪,尽你所有,尽你所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可能是我的心态改变了 觉得我们之间轻松了好多 一切顺其自然就好 你可能不知道你过来叫我吃饭 你自...
    做一杯冷静得水阅读 1,898评论 0 0
  • 等一场无望的归期,守一隅孤寂的清欢,有些故事,不必说给每个人听。 温一壶时光的美酒,道一段红尘的往事...
    小王ba阅读 5,334评论 14 38
  • 冬天的早晨太冷了,每个按时起床到点上班打卡的人都是英雄。新的一天刚开始,他们就打败了冷空气这个冬日最大的boss。...
    言兮夕阅读 728评论 0 0
  • 或许因为没有看懂 故事里的故事 写满了太多的辛酸与历程 或许因为没有悟明 智慧中的智慧 雕刻着太多的忧伤和苍茫 路...
    楚风寒雨阅读 1,436评论 1 6
  • 细数我看过的美剧,看的第一部美剧是《越狱》,当时就觉得男主迈克尔很帅,很聪明,骨子里都透着聪明。一心想着救自己哥哥...
    Ananhappy阅读 1,5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