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的《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虽有“简”名,但内容无“简”实矣!其内容足以让你意游四海,上达苍穹,思翔宇外!书虽然看完了,也“复习”了一遍,但思绪却未能从这本书中走出来,感觉“意未尽,思未了”也!还好,还有一本更厚的《中国哲学史》等着我去看!到那时再继我那未了之思。下面摘抄了几句书中精妙之语。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朱熹(几百年前的古竟有此等认识!真智者也。即使放到现在,这种认识仍然是很理性的,还是值得推敲的)

  我们可以把各种生命活动范围也即“人生境界”归结为四等:一本天然的“自然境界”;讲求实际利害的“功利境界”;“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天地境界”也可以称之为“哲学境界”。——冯友兰(这种分类和我在《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一文中对“兽性,人性,神性”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丛林!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冯友兰(我用“码字”来代替“说话”)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者,本始材朴一山,伪者,文理隆盛也。——一荀子(某种意义上和我对人性的论述是一致的)

  人性无所谓善恶,道德意识只是后来外界施加给人的。——告子(孟子和墨子同时代的学者,传为墨子的学生)(若是把人性之本初,亦即兽性看作得自自然的生物性,就可以这样认为)

  哲学所能做的是:给人一种观点,看到生比死所胜无几,人所失去的也就是他所得到的。——《中国哲学简史》

同于万物:看自己和万物是等同的,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异类之别。

宇宙中万物是一体的。如果人达到和万物一体,那时,人的身体无非是宇宙的尘埃;生死终始,无非是日夜的继续,不足以干扰人内心的宁静;至于世俗的得失、时运妇坏,更不足挂齿。——庄子

以理化情:人越多了解事物的因果由来,他就能越多地掌握事件的后果,并减少由此而来的苦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夏时在渔家的敞院里一处瞥见一辆废弃的儿童自行车。它停靠在码的不高的砖摞边,已经完全失去被当做玩乐的工具的能力——...
    薄荷羽阅读 300评论 2 2
  • 青春年少时 年老沧桑时 在你青春芳华时, 我遇见了你。 那时, 我有很对选择的对象。 那时, 你也有很多选择的对象...
    胡晨希阅读 314评论 0 0
  • 我最近又看了好几部电影。我已经似乎可以分辨出某些动画导演的某些类似于风格的东西了。就比如细田守,他和宫崎骏的画风就...
    雀岛札记阅读 368评论 0 0
  • 2018年5月13日,周日天气晴! 这几天都是处于繁忙状态,今天公司要全天培训,不能休息。就这样昨晚又没睡好,不到...
    忻谧阅读 3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