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难逃哈姆雷特危机

高中时第一次读《哈姆雷特》,看见忧郁王子的长篇独白,感叹王子太过矫情。

后来才明白,读不懂经典也许是因为时机未到。

这些年,看多了人性的张扬和挣扎,也开始经历哈姆雷特危机。

开始对人性失望,对未来充满怀疑。

我像哈姆雷特一样,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重新振作,“重整乾坤”。

不经历哈姆雷特危机,很难理解哈姆雷特。

在替父报仇的道路上,哈姆雷特一直在游疑。

复仇有何难?难的是对人性彻底失望后,怎么说服自己继续生活下去。

对哈姆雷特来说“世界是一个巨大的牢笼,丹麦只是其中最大的一间”。

复仇也不过是以屠杀来除掉这个世界的一处污秽,剩下的污浊又该如何面对?

所以,真正的难题不是“复仇”,而是“看清真相后,还怎么热爱生活”的问题。

人到中年,褪去了年少时对世界的满腔热情和一厢情愿的幻想,看见越来越多细碎又残忍的现实。

太阳底下,每天都有死亡、破碎、痛苦、倾轧和挣扎,生命无序又混乱地厮杀和繁衍着。

这些发现足以摧毁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信念。

罗曼·罗兰说:”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主义“。

哈姆雷特要实现的就是这种英雄主义的转变。

这种转变是痛苦又残酷的。它要先将一个人彻底打碎,再重新将他的血肉拼凑在一起。

这是一次“出死入生”的重塑,人很难接受这个过程,所以很少有人能成为英雄。

在面对生活的真相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逃避。

不去想不去看,糊里糊涂过一辈子,也挺好。毕竟”难得糊涂“。

有些人在看见生活的真相后,选择藏起来。缩进自己的世界,再也不愿意出来。

就像躲在地洞里的鼹鼠,不见光,也不会被伤害。

但哈姆雷特告诉我们,人生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选择直面生活的真相。

我们不是哈姆雷特,也不必面对非生即死的抉择,

我们只需要尽力活着,在痛苦的时候,想办法给自己找一些勇气,

再用残存的勇气去迎接新的一天,

在这一天天里,我们看见痛苦、挣扎、破碎、谎言和毁灭,

也看见微笑、希望、愈合、善意和重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读哈姆雷特,也许是并没有精读的缘故,并不十分认同屠格涅夫对于哈姆雷特的指责,因为我丝毫没有觉得哈姆雷特是一个利己...
    龟儿_573a阅读 1,628评论 0 22
  • 你好吗?有句话我们一定听过:“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书——《哈姆雷特》,它创...
    绿叶zll阅读 753评论 0 0
  • 这几天听了友邻优课夏鹏老师的句读莎士比亚。夏老师对莎翁的《哈姆雷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读。意犹未尽之余,翻...
    吃完饭了擦擦嘴阅读 1,784评论 0 12
  • 所有华美且优雅的词汇都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震撼,故事情节带给我的吸引力并不十分强大,我所惊叹的更多来自于莎士比亚言语...
    F念之阅读 1,922评论 2 15
  •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其手下四大悲剧之一,也是其享誉世界的悲剧作品。 虽然一千个读者心目当中,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
    建文更好喝阅读 1,888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