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自己写作训练营#3/6-为什么爱父母在心,口却难开?

每年的母亲节或者父亲节,朋友圈就会充斥着各种对父母的感恩和祝福的信息。有不少网友就忍不住调侃:这天朋友圈出现了不少的孝子。可是你的父母亲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朋友圈是个啥他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又怎么能收到你的祝福呢?对于我,我会选择直接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亲!在相互问候,叮嘱父亲少抽烟,注意身体以后,好像没啥话可说,十几秒的尴尬之后,我选择了挂断电话。其实,最后我是想对父母说:爸妈,我爱你们,你们辛苦了!但还是没能说出口。我们为什么会对最亲近的父母,爱他们却心口难开呢?

1.在少年时缺乏爱的教育

我们的父辈大多朴实勤劳,性格内敛,他们更多的认为行胜于言,对自己孩子的爱是作为父母的义务,没有必要把爱常挂在嘴边,所以他们不会去教导我们直接表达爱;学校,社会更多的是教会我们生存的技能和知识,缺乏关于情感方面的教育,即使是在氛围相对开放、自由的大学,也鲜有开设教我们如何谈恋爱,如何进行情感表达的课程!

2.我们的“想当然”

我们想当然地认为父母是了解自己的,想当然地认为只要通过行动去关爱父母,他们是能感受到我们的爱的,然后相当然地认为没有必要对父母说:我爱你!身边很多朋友和我一直都是那么相当然地认为着。

3.怕尴尬,所以选择不说

朋友说:“那么大的人了,突然告诉父母我爱他们,会不会很尴尬?他们肯定会担心我工作,生活是不是出问题了,怀疑我是不是受啥刺激了?”因为怕尴尬,怕父母担心,怕显得不自然,我们选择对父母闭口不提“我爱你”三个字!

4.成年后关注重心改变,忽视了对父母的关爱

走出校门,开始工作时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把工作挣钱作为当前的第一要务;等到结婚后,又会考虑如何过好自己的家庭生活;等有小孩以后,又会把小孩作为自己关心的重点对象。每个阶段,总会有各种的事情需要耗费我们极大的精力去关注,往往这个时候我们都会选择性地忽视对父母的关爱,给父母定期打电话问候的次数会减少,给父母买东西的次数也会减少…

记得有一期的《天天向上》,节目组要求天天小兄弟们打电话给自己的爸爸,大声说出“爸爸,我爱你”。七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完成了任务,其他人要么根本就没拨通电话,要么就是简单问候几句,要么就是听着电话里爸爸不停地嘱咐,在一个个“嗯,嗯…”声中结束通话!通话时间最长都没超过五分钟。事后,他们都在恨自己为什么对爸爸就说不出“我爱你”,即使他们心里都确信自己是深爱自己的父亲的!当时这期节目,对我触动很大,但我没去深究原因,直到今年父亲节,被咖啡厅里的一陌生姐姐问及“你有没有去想过对爸爸说不出“我爱你”的原因?”,我才开始静下心来,一次次的问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这篇文章!

希望我们能一起克服我们的“想当然”,怕尴尬,给父母更多的关爱。其实他们要得并不多,他们不要你给他们多少钱,买多少东西,他们要得可能只是你忙碌之余的一个电话,知道你的近况就很好了。你是否忙于工作与生活,很久没给父母打电话了?你是否很久没和父母好好谈谈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如果答案都是“是”的话,强烈建议你即刻放下手里的事,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和他们谈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听他们唠唠他们生活里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最后大声地告诉他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原文链接:

为什么我们羞于对最亲近的父母说出:我爱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vg中给出两点的坐标得到连接两点的曲线路径.中心思想:求出两点连线的中垂线公式,给定AB某一点的X或Y坐标,求出...
    我不叫奇奇阅读 6,860评论 8 12
  • 人生谁无怨?这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论为什么,它的存在压抑心情,干扰生活,让人心里添堵。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存在于我...
    山水依情阅读 334评论 0 1
  • 我爱红尘,虽然红尘中有坏人但是我更愿相信那是因为他没有找到变好的方法。 我叫大华居士道是一个红尘佛,我虽然已经不再...
    f5aa2b075443阅读 356评论 0 0
  • 食粥 嘗聞一瓢飲,衡門常自若。曉啖公孫粥,風味殊不惡。白盌嫋煙輕,小廬香漠漠。凝坐瞰孤圓,彭蠡對寥廓。紛紜點葱屑,...
    王天猪阅读 26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