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物质极其丰富,满足了人们的各种感官享受,于是出现了精神和肉体分离的状态,有一句话说:“身体走的太快,灵魂会跟不上。”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营魄就是魂魄,意思是人的身体和魂魄合二为一,才是活生生的人。
对于有精神障碍,反应迟钝的人,人们会说“这个人缺魂儿”;对于经受了感情打击的人,看起来萎靡不振,失魂落魄,像“丢了魂儿一样”。
河上公说,“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养之,喜怒亡魂,卒惊伤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肝肺。”人要养生长寿,就要从情绪和饮食入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能大喜大悲,还要注意保持清淡饮食。
对于养生,老子又提出要“专气致柔”。人活着要有精、气、神,精气就是生命的活力。要保持旺盛的精力,就要经常静下心来排除杂念,使心灵处于一种如婴儿一般宁静柔顺的状态,达到自然纯朴的境界。
我们人类靠五官感受外界的信息,古人称为“天门开阖”。人类通过看、听触、闻,吃接触到外界的动静变化,产生了喜怒爱憎等各种情绪和行为。
要保持身心健康,老子又指出要“涤除玄览”。要想拥有智慧,洞察世事,就要保持心灵的清澄明净,洗涤心中的过多杂念和欲望。
天地万物皆有其发展规律,人要修身养性,需要回归自然,找回赤子之心。
我们要学会适度的慢生活,让心灵回归一种自然,柔顺,平和,宁静的状态,去感受自然之道,感受生命的天真淳朴。
从自然中接受了能量,使你的生命得到了新的升华,回到现实社会中,你的生活就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