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们总是重复现成的套话,总是“津津有味地用青春的舌头唱陈腐的歌”。其实我们教师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笔者就在一件生活小事上体察到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完成了对孙绍振“贴近自我”的主张的真正理解与感悟。
标签:长文慎入;伪装成严肃论文的小清新散文;语文情怀;自我反思;白活多年系列
《沉醉在谁的语文世界里?》
《语文课内外》2018年第14期,楼君超
1
我们出门散步:我,我的小表弟。
我本是不愿出来的,但实在拗不住小表弟要去捞那几乎没可能捞到的小鱼。
那就随缘吧。尽管这条路打小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尽管确乎没什么可观赏的景致,但美丽乡村的建设搞了一年有余,就算不能变作赛天仙,赛赛老母猪还是可以的。何况小村虽地处偏僻,溪前的马路倒还笔直,小溪虽平缓无锋,水道也还宽阔,散个小步或能让人舒畅起来。
路不远,走过四个下水道井盖,经过两个电线杆,下了台阶便是小溪。鱼不少,八九成群地在岸边游弋,见了人倒也不惊,依旧悠游自在地在水里呆着,只是当网兜轻轻下去的时候它们就立马掉头远去了,似乎在嘲笑陆客的蠢萌。这种情形,千年前的柳宗元用了十二字就给传神地写出来了: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这篇课文想必大家不会陌生,而才三年级的小表弟自然不知,也不必知晓。若单单说爱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像我这样的年纪更适合当一个安静的与水精灵相乐的默观者,那也算不上什么出奇的思想。请闭上眼想:严冬腊月,阴云蔽空,不是冻风直吹就是冷雨潇潇,突然来一个暖暖的日子,童子脱了笨拙的棉袄在水边蹲着,嘴里哼着不成曲调的歌儿,耳边轻轻吹着温温的风,这是不是与“沂水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知道有知道的妙处,不知道也有不知道的乐趣。
大概是阳光太暖和了,我突然间有些许困乏了。
一抬眼便望见了新建的小亭,一头连着马路牙子,一头临空高架在水面上,总体呈狭长的带状,观景区域甚为开阔。可惜它用了整整八根柱子,在水面的映衬下,上面顶着的厚大的人字檐就没什么灵气可言了。可能在乡人看来,用了灰瓦便是古朴,弄了飞檐就算是漂亮了。不过这时候也不必讲究,过去小憩一会儿是十分相宜的。
上了小亭,临着水面,反趴在栏杆上就小睡了起来。上有艳阳高照,下有粼粼波光,侧有习习微风,妙哉,妙哉,我心里这么想着……
2
不知过了多久,感觉身上暖暖的,倦意差不多都从身上蒸发出去到了无边的天宇中。睁开双眼,脚下波光依旧粼粼,远处孩童仍未疲惫。
不由得莞尔一笑。
说起来,亭子修好已半年有余,我却不曾好好坐在上面看看风景。
仔细端详起每一处的风光。
小溪十分地平静。这得益于地势的平缓,又因为下游不远处做了一个拦水堤,使得上游窄窄的浅溪汇成了一个蔚为可观的大水塘,长百余米,宽三十多米。居高临下的我正好将这万千气象揽入怀中。
风十分地轻柔,水面上泛起层层鱼鳞似的波纹。这虽是个小学的句子,却贴切得很,而且可以无所顾忌地吟诵出来。当然也可以用旧人教版《满井游记》中的“波色乍明,鳞浪层层”,不过那是一篇加星号的文言课文,比较晦涩,将这八个字念出来的话,即便像现在这样没有他人在场,我都感觉是在卖弄自己浅薄的学识。所以说脑瓜真是个好东西,只要闭起来不透风儿,什么都可以思,什么都可以想,任你胡,任你乱。不会有旁人说你“秀”,也不会有调皮的小友要你“就坐在此地不要走动”等他买几个橘子给你,更不会有鲁智深一样的力士能把整棵橘子树倒拔起来搬到你面前。
此时此刻,阳光朗照,水波微荡,天光和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闭上眼,想到的是朱子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村座落在水库脚下,溪水从库底放出来,常年维持在4℃,尤为清冽。村是普通的村,景是俗气的景,但这山这水确是值得自豪的。
风似乎大了些,开眼一看,小溪不再平静。
而我的文思,断了。
因为视野里出现了印象之外的东西,或者说我之前不曾认真地注视过水光,又或者说,我只会引用来引用去,四处拾取前人的牙慧来妆点门面,只会用些固定下来的陈旧之语将书本之外千面千色的风景笼统地一笔带过。
请允许我用拙劣的文笔描述一下闯入我眼中的风光吧:圆日当空,近处的水面反射出团状的散光,远处的水景则不然。远处有光,不,远处有很多一个点一个点的光,也不,远处有很多一个点一个点的光在闪,还不对,远处有很多一个点一个点的光在跳动!光很活泼,水也活泼,风也活泼!
我该怎么形容它的美丽呢?
搜肠刮肚,翻江倒海,一无所得,一片空白。
方寸大乱,我。
3
又不知过了多久,我只在脑壳中翻出了几个零散的词语:浮光掠影、碧波荡漾、波光粼粼……
到头来,我只会一个“波光粼粼”啊!
我曾震惊于有学生到了九年级还在使用“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来写景。不曾想我这个教书先生到了紧要的时候也不过尔尔。好在古人云“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在这午后温暖的阳光中,好好参一参、悟一悟这水光波色,不算太晚。
呼——吸——,开始。
『远处的水面上散落着星星点点的光芒,温暖而明亮,在碧波荡漾的河水上闪烁着。』
这是我的第一个句子,偏向静态,也不够深入,稍改几字就能拿去描绘草地上的露珠,不好不好。
『天光灿灿,水色旖旎。风吹起了涟漪,水波上的光跳起了华尔兹舞,优雅而又热烈。』
第二组句子是动态的,且学生味十足。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模仿起这种自己嫌弃得很的风格。似乎每个班级都有那么一两个心思细腻、语言典雅的学生。他们所擅长的,不过是堆积华丽辞藻而已,却领受了太多的赞誉和荣光,真是可叹又可惜。
『水泽午日八柱亭,西风吹散长云影。团光碎裂,波色明明暗暗,半个多水面都在不断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就像汗青上那一个个伟大名字的闪现与陨落。』
怎样才能有属于自己的表达?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是略微放飞了下思绪:凝望着闪烁的光,感受着微拂的风,脑中却蹦出一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后又莫名跳转到了“秋风吹散马蹄声”。此句虽不工整,但也略有意趣。反之,若只是生硬地将旖旎、氤氲、浩淼等词堆在一起,句式再整齐,用语再雅致,也不过是枯枝烂木而已。
那么,能不能更鲜活、更贴近当下呢?
『从未见过这般跳脱的光,水波在荡,光点在闪烁,就好像无数的小眼睛在水面上眨呀眨,就好像一支神奇的黄金笔在宣纸上挥毫点墨,大开大阖,激荡起无数的金点。又好像天地间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快速地弹奏着肖邦练习曲。无法看清他的手一次跨了多少度的音,无法细数他一秒钟内的移动频率,唯见一处又一处的亮光骤然而起,骤然而逝,仿佛有千万只手指在拨动着宽广的水面。我竖起耳朵,侧着脸庞,感受着风的节奏,感受着这天籁乐音。』
这就是水光的特点,这就是先前那一刻的震撼之情!只是能不能再减点书卷气?再多一分地气?
『……金光飞溅,是不是有一场盛大的白天里的流星雨在哗啦啦地下着呢?光芒转瞬即逝,是不是都沉到水底冷却成晶莹的白沙了呢?抬头望去,南方天空上高挂着的不是一颗五彩纷呈的迪斯科舞灯吗?不然为何水面在跃动,为何有那么多小小的光斑在上面跳来跳去?不然为何我会久久地凝视着它,为何我晃着的双腿根本就停不下来?』
终于捕捉到了初见那一瞬间的触动——光很活泼,水也活泼,风也活泼!
这时小表弟也完成了戏鱼大业,爬上来找到我。他两手空空,我亦两手空空;我知道我有我的收获,相信他也有他的收获。
我们开心回家了。
路不长,但除了四个下水道井盖和两个电线杆,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左边一条低矮的方形灌木丛贴着路延伸向前,仿佛给黝黑的柏油路面注入了无限的生气。紧挨着的是新修的长栏,上边铺着的长木板可以坐百来号人,下面镂空的灰瓦交叠成的镂空装饰面也有一定看头。右边,一户人家在门口放了一个简易的铁架子秋千,一户人家在侧边的空地上修了个小水池,虽然冬天里不再有小莲叶,但淤泥还在,小鱼儿还在……眼福也还在,只要有心的话。
4
晚上,打开百度,输入“波光粼粼”,跳出来的第一张图片就是我白日所见的光点闪烁图,往下翻啊翻才是我熟悉的团状水光、带状水光……
也许,我真的是白活了二十多年。
海伦·凯勒说得很好:“有视觉的人,他们的眼睛不久便习惯了周围事物的常规,他们实际上仅仅注意令人惊奇的和壮观的事物。然而,即使他们观看最壮丽的奇观,眼睛都是懒洋洋的……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会看见多少东西啊!”
上天给了我这么多年的光明,我却将脖颈埋在故纸堆抬不起来,自以为享有了一个玄妙无穷的语文世界,是多么可笑!而海伦被遗弃在永恒的寂静黑暗的世界中,是不幸的;在莎莉文老师引导下,6岁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水”就是她“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开始期盼起明天,她又是幸运的。
我们总是太过匆匆,总是对美好的东西熟视无睹,往往身处心灵的沙漠而不自知。在这名为“自以为是”和“想当然”的黑暗中,“傲慢”与“成见”无声无息地滋长着,我还有多少风景迟迟没有发现呢?
长夜漫漫,一个个被淡忘、被边缘化的碎片渐次浮现,相互碰撞着,碰撞出了新的东西。
同是咏雪,谢家的小男孩说撒盐到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小女孩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世人总是盛赞后者而批评前者粗浅鄙陋。但“撒盐空中”就定然不若“柳絮因风起”吗?专家断言说“盐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不符合情境。可大家就没有被突如其来的雪粒子击中狼狈地寻找遮蔽场所的经历吗?虽无美感可言,但不也是一种真真实实的生活体验吗?雪粒子过后看着真真正正的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难道不值得欢欣雀跃吗?最可叹的是学生们往往弃中间的思维过程于脑后,只记住了“柳絮因风起”写得好这个结论,乃至隐隐地建立了一种“柳絮”比“盐巴”高级的审美概念。
同是写钱塘江大潮,周密写的是“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张岱写的是“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按孩子们的想法,“雪狮”要比“白鹅”高级,而“玉城雪岭”则比“雪狮”、“白鹅”都要高级,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无数“作死小能手”与鹅干架的惨烈故事告诉我们,白鹅的战斗力是远大于十来岁的顽童的。一群群的鹅向张开翅膀向你扑来,不正像极了逆流而上的汹汹大潮吗?
大俗即是大雅,我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
若干天后,再次来到阳光下的水边,用心凝望了起来:清风吹来,团状日光被打乱后像什么呢?像什么呢?像被马虎鬼失手打翻在地上的开水壶内胆碎片!清风微微拂动的水面像什么呢?像什么呢?像土法捞豆皮过程中豆浆表面发皱形成的那一层膜!
终于走出了故纸堆,进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中去!
那如何引导孩子们打破“心灵沙漠”的魔咒呢?
私以为,有凝视才有进入眼中的风景,有感受才能享有浸入心中的风光,有想象才能拥抱当下和未来更为广阔的天地。
风景不在别处,自在心中。我这才明白了这句话。
但即便如此,我也仍未知道如何完美地描绘那天所看见的水光的法门。
5
行文至此,忽地想起了一部名为《少女终末旅行》的片子。在时间的尽头,在末日的废墟中,两个孩子骑着老旧的半履带摩托车艰难地搜寻各处遗存的物资。平日里陪伴她们的只有巨大的发动机轰鸣声,迎接她们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空无一人的街区。活着,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雨中,两人仅有的雨布仅能用于遮盖行李,许久之后她们才狼狈地躲进了一个水泥预制板塌成的遮蔽所中。一人坐下来就开始看书写日记,一人闲着无事捡起地上的小棍儿随处乱敲,敲在大铁箱上觉得声音很特别就多敲了几下,对方却嫌弃“哐当哐当”的噪音吵得很,并面无表情地告诉她这是因为中空,中间是空的就很响。于是她就被喝去收集点引擎冷却水出来。她像往常一样将容器放在雨柱最大的地方,然后,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正当她要发呆的时候,屋顶上漏下一滴水砸到地上,竟给她的耳朵清晰地捕捉到了。
“有点轻……但是听到了呢……中——中空就很响……”她也许是这么想道。于是用双手把头盔端过来——果然听到了与平日里不一样的声音。她又把同伴的头盔端过来,把面前的废油灯拿过来,把四处散落的空罐头也全都找了出来,放在前面一排滴水的地方。
雨打在空心水泥板上在头盔上在油灯铁皮上在罐头上,雨下在末世在废墟在她们的心里,纷纷这凉雨。
“就像声音的洪流。”
“说不定这就是音乐。”
“音乐,好像是不同音高配上旋律后连起来的东西。”
两个孩子呢喃着。
“文章,好像是不同色彩的文字在统一的气脉下连缀起来的东西。”如今的我喃喃道。说不定语文,那种不让孩子们不是被浸泡在题目的海洋中就是沉迷在游戏的天地中的热情而有魅力的语文,就在这样质朴而用心的东西中。
6
反观我们当下的语文课堂,到底是什么让孩子们对那一篇篇美好的课文、对自己各不相同的生活无动于衷,写出来的只是同质化的文字?又到底是什么让一些孩子只学会了一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到底是什么让另一些孩子只学会了堆砌华美辞藻的功夫?
反观我们当下受热捧的一些文化节目,学好语文的涵义就是比别人多会一些生僻的知识,就是比别人更像一本会走路的“活词典”吗?作家韩松就曾对大热一时的《汉字听写大会》提出过质疑:“看了央视一场中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感到恐怖。如果当年我也把最好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那些可能一辈子都不一定能用上一两回的生词上,什么瞀儒、芫荽、鞣制、瘰疬……我哪还写得出科幻小说?”
语文的课堂上,感受不该缺席!生命不该缺席!
所幸部编新版语文教材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其中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无疑是一年级课本中的《一个接一个》:
月夜,正玩着踩影子,
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不过,回家睡着了,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做着好梦,
又听见大人在叫:“该起床上学啦!”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不过,去了学校,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
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也像我一样,这么想吗?
这哪里是当年的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光景!那时我们只会在私传着这样的灰色童谣: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线,我就跑……
也许,在不用相隔太久的将来,我们便可以看见中国想象力大赛、感受力大赛了吧。
君超 2018年春 于 浙中小村
后记:九问语文教育
课文学习上我有一惑:
波光粼粼、鳞浪层层、浮光跃金美不美?美在哪里?如何传达?
人文熏陶上我有三问:
一问词语本身能否直接成为感知与审美的主体对象?
二问比喻与想象能否直接成为感知与审美的主体对象?
三问风景本身能否直接成为感知与审美的主体对象?
(针对的现象:1.不假思索地使用成语和套话;2.比喻一味求新求异;3.环境描写被当成任君涂抹的脂粉盒,被当成一个随意玩弄的东西,如什么“阴沉的天空扯来一片乌云掩住自己忧伤的脸”;4.在日常生活中,自然界雨雪风霜的变化不过是一个背景元素而已,下雨了得打伞,冷了得被妈妈逼着加衣服……风景?根本不存在的。)
作文教学上我有三烦:
一烦内容干枯且用词干瘪,二烦辞藻华丽而不着边际,三烦月亮和语文都离学生有三十八万公里!
语文教育上我有五问:
一、专家-个人 如何将个人体会到的语文与权威的语文融会贯通?
二、课文-生活 如何将久远的课文切实接入到学生生活中去?
三、雅致-通俗 如何跨越经典雅文学与青少年亚文化的鸿沟?
四、教师-学生 教师如何唤醒自己的心灵,进而影响更多的学生?
五、当下-未来 好奇心+感受性+想象力=???
语文的小屋里我始终存放着这样一种情怀:
人渴了要喝水,饿了就想吃饭,内心有所触动就会有记录和分享的欲望。这是每个人的生活世界中的语文萌芽。语文,尤其是写作,本应该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
语文不是浩瀚书海中的诗情画意,而是你在QQ空间上看了无数遍的“分享生活,留住感动”;语文不是现实生活中无休无止的“信息轰炸”,而是几年来不曾变过的微信启动画面——语文是一个小人对一颗巨大的蓝色星球的孤独凝望,语文的使命是内省,是沟通,是连接,是发现更大的世界……
语文,首先应该是深深根植于每个人的生活世界中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谈论语文殿堂的魅力。语文是避不开情怀的,而真正的情怀,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语文,应该首先是“我手写我心”,而不是怂恿孩子们跟风滥用华丽的辞藻。语文不是花拳绣腿,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应该首先是用最纯粹的方式把值得写的东西写活来。
(针对的现象:一味鼓吹诗意语文的风气,如什么“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语文是对《西游记》的迷恋,语文是离不开名著的双眸”。)
文章摘要回顾
作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生们总是重复现成的套话,总是“津津有味地用青春的舌头唱陈腐的歌”。其实我们教师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方面的问题,笔者就在一件生活小事上体察到了自己的不足,并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完成了对孙绍振“贴近自我”的主张的真正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语文文本·生活图景;反映生活·贴近自我;心灵的鲜活·文章的鲜活
参考文献与致谢部分
孙绍振教授的「叙事与抒情:从贴近自我到在想象中超越自我」系列文章对我影响甚深。他说“生活现象对于一切作者是共同的,而作文却以独特的感受为生命”,这一观点我用了将近一整年来参悟。
本文以观水一事为中心,将温馨的童趣与理性的思考融进散文化的语言中,并隐隐串起了自己未完全成形的语文观、教学观和思考观。
因本人水平尚浅,用了好几千字才把问题与思考大致阐述清楚。写出来后花了很长时间和身边的朋友讨论、向前辈们请教,修改了部分的文字表述。总算更满意了些,现在是时候将这篇文章正式晒出来了。
谨以这篇拙作向孙教授致以最高的谢意!
知海无涯,见水自鉴,见花问道,方能让大千世界入我心中,方能突破已有定式再上一层楼!
感谢阅读!
欢迎语文界的前辈、同辈、小辈及所有关心语文教育的热心人士来信交流,提出您的意见或建议。
联系邮箱:smileloujc@qq.com
全文回顾
第一部分:写景抒怀小散文(1-3节)
第二部分:文化感怀小散文(4-5节)
第三部分:教学慨叹连珠炮(第6节)
简版后记:九问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