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到井底之蛙,總覺得可憐。沒有機會去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局限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中,但現在細細品味,又有何妨?
畢淑敏有一句話說每個人都是井底之蛙,區別只是井口的直徑大小。好有哲理,以前卻只覺得拽拽的,或許我們窮盡一生所做的就是擴大我們的井口,僅此而已。我們註定沒有三頭六臂,也沒有千里眼和順風耳,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使自己的能力變強,只有自己先變強,才會看到更強的世界。
作為可憐的井底之蛙的一員,我想談談自己的想法,我不用去糾結是東方有雨還是西方有雲,我只需要考慮好我眼前的小宇宙,豈不快?我不是沒有追求,也不是故步自封,我只是在認清自己之後尋求一條自我安慰的出路。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對天文精通,也不可能人人都是藝術家。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們只需了解自己所長,並發揮到極致便可。這也就是“認識你自己”。一個人只要充分了解自己,無論他的造詣到了几層,跳不跳得出井口,他都是成功者。
然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萬物利弊共生。每個人小時候都希望自己可以是一位超人。但事實確實不會是我們臆想的那樣,我們窮極一生,不過是要努力做成一個普通人。我們中的很多,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是挖了一半的青蛙,我們沒有盡全力,或者說沒有盡力,只是滿足于目前的一切,少了一份打破禁錮的魄力與勇氣。這也正是我覺得可憐的原因,無關乎其他,只是為自己鳴不平罷了。
人活一世,究竟是開開心心無憂無慮地享受還是背負點什麼,證明點什麼,究竟是平淡是真還是轟轟烈烈?我不敢下一個定論,個人的選擇我無法評論,但既生而為人,我想必須做點什麼,若無法驚天動地那就感動自己。做一隻有上進心的井底之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