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有所思-20170515人工智能还不能做什么?

今天是今日有所思的第113天。

弱人工智能在很多领域表现出色,但并非无所不能,它只是人类的工具。今天的人工智能至少在以下七个领域还很“稚嫩”。

一、 跨领域推理

人与今天的AI相比,有一个明显的智慧优势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三四岁的小孩就会说“跑得飞快”,但除非程序设计者专门进行关联,计算机自己很难总结出“跑”和“飞”之间的相似性。这种跨领域联想的能力是跨领域推理的基础,福尔摩斯能够通过一顶帽子推理出当事人的生活习惯、身体状况、婚姻状况,这种通过表象推导并认识规律的能力,计算机远远不及。目前,一种名为“迁移学习”的技术正受到关注,这种技术在跨领域思考的应用上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二、抽象能力

抽象能力在人类发展历史中至关重要,数学理论的发展是人类超强抽象能力的终极表现,计算机所使用的二进制数字就是人类对计算本身的抽象。人类的小孩通常只通过两三个样本就能够学习新知识,但目前计算机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让计算机完成学习过程,其中的差别就是抽象能力不同,人工智能在少样本、无监督学习方向上进展有限,不突破这一点,也许永远无法实现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

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经验成分较多。输入大量数据后,机器自动调整参数,完成深度学习,但是参数为何如此设置,在很多情况下较难解释。人的思考追求“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但人工智能程序,大多只满足于结果足够好即可。计算机可以辅助人类证明一些数学问题,但是还无法达到发现定律的能力。

四、常识

常识是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人似乎生来就有不借助逻辑和理论完成某些成功决策或推理的能力。人工智能能否掌握这种规律?从目前的技术来看,计算机的常识更多的只是一些预设规则。

五、自我意识

弱人工智能远未达到 具备自我意识的地步,有人假设人类意识本身就是某个“上帝”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这个问题更多的是一个哲学问题,而非技术问题。

六、审美

目前机器已经可以仿照人类的绘画、诗歌、音乐等创作出电脑艺术作品,但机器并不懂得什么是美。审美能力是人类独有的特征,这也很难用技术语言时行解释,因此很难输入到机器中。计算机几乎完全不具备审美能力:1、审美能力不是规则组合,也不是数据堆砌的统计规律,如果按此进行学习,结果必然是平均化,缺乏个性的。2、审美能力是一个跨领域的能力,与一个人的个人经历、文史知识、艺术修养等有密切关系,这些经验计算机目前无法学会。

七、情感

情感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感性基础,今天的机器还无法理解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目前情感分析技术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热点方向,但分析人的情绪与具备相同的情绪,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