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俊男
如果简单来回答,平均值大概有地球到火星那么远。我们右滑的时候看到了各行各业的人,期望能够有心与心的沟通,眼界甚至精神层面的交流与提升,但其实我们真正提升的更多是对某单一问题的多样性解答能力。“约吗?”
“约吗?”
年轻人希望获得两种形式的自由,财务自由与身体自由。社交媒体让我们每日能够交流的人数得到了极大的增长。从“约吗?”到咖啡厅里一对一的交流几率随着配对速度的加快而增大。之后,面临选择的时候到了,“去还是不去?”。承担风险的勇气与你收获一个长期伴侣的几率是正比例关系。坐在你面前的人与你对“约吗?”的态度是否一致很大程度决定了最后走在一起的可能性。所以很多人的第一个问题和哲学上人生的终极问题一致:你在这儿是为了什么?
从三天到三个月
培养人与人间的信任感是长期抗战。有的人和你聊了三天就走了,有的人和你聊三个月,你更愿意去见谁?但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是急性子,一上来就问:“我们可以见面吗?”你还在犹豫不定的时候,他已经跑去问下一个人了,有的人在社交平台的活跃度相当于该平台工作人员,同一时间回复5-6人都算效率低。
性与爱
性相对于爱来说获得度更高,很多人对爱情的理解与对鬼魂的理解是一样的,“谁知道它存不存在。”而性在生命之初就存在了。所以更多的人借着“交朋友”的名字寻求性,这是普遍现象。追求性与追求爱没有层次上的高低之分,只不过关于性的讨论存在更大的争议。而关于爱的讨论自带人性美好的光环。
正面效应
如果以“你真的相信能够通过右滑找到人生真爱吗?”为标题做市场调查,或许很多人都会说“也许几率不大,但万一有奇迹呢?” 这样的回答说明人们心底还是充满希望的,人人渴望爱情的到来,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人数不断扩大正说明人对爱的渴望是不断扩大的,而有人在的地方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