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直有个声音在提醒我赶紧去写文章呀,这几天脑袋里的想法特别多,就是跟朋友聊天我就感悟挺多的。
前几天闺蜜去我的烧烤店看我,我们仨认识十多年了,从毕业,谈恋爱,结婚,生子,从少女到少妇,哦,忘了,还有一个最美的妞还是少女,哈哈。
我们仨里有一个“二货”妞,小Y同学,那天来,coco(另一个闺蜜)一直跟我吐槽当天两个人出去玩小Y的各种“二货行为”。
Coco说,她们去看电影,电影旁有家奶茶店,买奶茶送手机壳,她们每次去都会买奶茶。那天,coco在等别人制作奶茶的时候,小Y走到柜台那里,很大声的问别人,你们这里是不是买奶茶,送套子。-
coco说,当时空气中都弥漫着尴尬的味道,柜台那站着的小哥哥看着小Y直笑。
小Y说,不是套子吗,你们不是这么叫的吗?
Coco说,我们都说手机壳好吧。
我只想,哈哈哈哈哈哈,
Coco还吐槽以前跟小Y一起去化妆品店,小Y同学在店里大声说,你做化妆品代购的怎么还在外面买的话,Coco说,当时她别提有多尴尬,我问最后买了没,她说,买个毛线,店员嫌弃的小眼神把她秒杀了千百回。
那天完全成了吐槽大会,coco接着说,她们一起去买衣服,在一家店里没看中衣服无非两种情况,没码子,不好看,我们一般人在这种情况就直接走人,如果试穿很久没买,有的人觉得不好意思或许会将就买一件,有的人不买也会很礼貌的跟别人说一句谢谢,小Y是“二”般人,她直接在店里跟coco说衣服一点都不好看我们走吧。
如果是以前,我也会跟Coco一起吐槽,但是我那天突然发现,小Y“二”得好可爱,她活得好真实。
为什么这么说?那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我们觉得小Y“二”。
第一件事,她说“套子”,大家觉得尴尬的原因是因为这个词语在常识里代表的是“安全套”,大家羞于谈性,所以觉得尴尬。其实有时候我把被套说成套子,也觉得挺尴尬的。
小Y说,我说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安全套,所以,她一点都不觉得尴尬也不奇怪。
那么,你懂了吗?有些词语本身没啥意思,是听的人自己赋予了这个词语某种意思。说通俗一点,就是我们自己想歪了。哈哈。
这种情况还挺多的,比如,例假叫大姨妈,卫生巾叫“姨妈巾”、“面包”,小姐不能随便叫,不要给女士买绿茶,还有我们不好意思直接说生殖器的名字,所以给它们取了好多小名,当然可能还有很多我也不知道的。
所以,那个可以直接说套子的小Y,她其实就只是真不知道罢了。那我们需要跟其他人一样去表述吗?我的想法是,你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你说你的,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如果这样表达觉得尴尬的人其实是在投射别人,她们自己觉得使用这个词语别人会笑Ta。
想起上次心灵群里有个小伙伴说的,她去超市买安全套,收银员眼神怪怪地盯着她看,她才不在乎呢,你卖我买,没毛病。
所有我们觉得不好意思做的事和说的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其实在投射别人。就像我上次写的那篇文章,我自己过去很多年都是带着投射的眼光看世界,满满的都是内心戏。
百度了一下,【投射】的概念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具体什么意思,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为什么会投射别人,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一面转移出去了后就不需要去负责不需要去面对,自己心里会舒服一点。
为什么我觉得小Y“二”得可爱,“二”得真实,是因为她不去投射别人,她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去在意别人怎么看她。
也许你会觉得小Y的行为不顾虑别人的感受。我以前就是这样想,总在顾虑别人的感受,买衣服或者吃东西,不好看不好吃,都不会在别人店里说,打着照顾别人的感受,其实是不想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我素质高。
我能写这这篇文章,其实也是因为我自身还存在这个课题没有解决。
一开始我会问自己如何区分【否定】和【投射】。
这是我在做镜子练习里也经常会思考的。我的感觉是,当你越来越深入的去了解自己,你就能很好的区分了。
你是不是想说,这不等于废话吗?
哈哈,我想说的是,很多道理我们听了那么多为什么还是容易犯糊涂,道理啥的,还是自己慢慢在生活里去体会吧,自己去体会感悟出来的才是属于你的,我现在说的这些或许你去经历了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所以,这篇文章跟套子好像没半毛钱关系,因为我想讲的是,透过套子看到的你是什么样的你。
我决定以后没事就找小Y同学唠唠嗑,因为她实在是太可爱了,我要多靠近她,把自己身上的规规矩矩洗洗干净。
上篇写姨妈巾这篇写安全套,是时候展示我的另一面了,我是可盐可甜的少女小马哥,可以很少女,也可以很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