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去ZZF协调报告工作,还没结束就接到了主管部门的会议通知,马不停蹄赶到,会议结束已是下班时间。久违的合作造饭,匆匆拨拉完又赶回了学校。看着中层们都在默默加班,实是不忍,简短地安排又各赴“战场”。还未来得及对前面安排的工作进行闭环督查,检查组的电话已到。陪同安排,趁他们访谈查阅资料之际,又上请下安,协调各处室的工作进度。老师来访要接待,文件处置快快快,检查组的反馈需整改,一切流程走完又到了晚饭时间。这就是我的这一天。
友友问道:“干得咋样,工作都顺利吗?”想了半天,答复到:“跌跌撞撞的干。”
新岗位上班6天,感觉过了半年。老师不教书,整天就是和人“斗争”,做着做不完的事。领导云,抓住事先要盯住人,管人需要技巧,得有“驭人”之术。看着卖命干的老师,实在不忍再催。前几年我就说过,我不适合当一把手,原因是我当不了“黑包公”,慈不掌兵。
昨晩远在北京的老友听到我工作变动的消息后嘱咐我:“一定要对得起党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想想一起谈天话地的情境,目标是能好好上几节课,在课堂中实现自己的教育情怀,用读书、写作影响学生、教师读书、写作。突然的工作变动,打破了坚持半年有余的读书习惯,6天了读书不足1页,学业即将荒废。挤时间,可自己的心总在“他人”身上,事在人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人总是在浪费人的精力。
昨日还信誓旦旦要以另一种方式融入课堂,走近学生,今天就被务虚的事物羁绊于“正业”之外,有时候真是身不由己。前些年每每看到领导因事务耽搁这耽误那,还站着腰不疼地说三道四,而今天却换成了我,旁观者迷。常说要换位思考,实际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改变工作的被动局面,确实需要从人入手,但人都因事而起,所以凡事均需三思而后行,正如同事提醒我,有人就在盯着你犯错,一犯错可能就会万劫不复。面对这样的“雷区”,我不敢直接执行领导的指示,变得怯怯懦懦,畏首畏尾,做事反复思量。这样的工作境况将自己高高吊起,身心俱疲。
都说人是感性动物,好管也不好管。领导用赞许的语气说,你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再加一点智慧一定会破局的。这是给我扣了一个大大的高帽子,经验只是经历,只能说明过去。今日的人思维、思想已不同于前十几年的人,价值观、生活、工作、交往理念都有了质的区别,“鸿沟”越来越宽,所以以往的管理方法可能已不适应于今日的人群。照抄照搬可能会让自己葬送于昨日的经验下。思考人太累。
接了这个锅就得挑战自己,没有回头箭的我只能依靠群众,用人管人,用事管人,用情管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用自己去管自己。想着一堆人,布局一堆事,即要让人做事,把事做好,还要想着事有人去做,做得舒心,这是不是一种慢性自杀。做人难,做个好人真难。想好得做个自己的梦也被自己摧毁了,一切都得从头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