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两天和闺蜜去厦门旅游。也是突发奇想,本来我们是想去重庆或四川的,体验体验川渝风味,可是路途遥远,最终选择了厦门。
我是晚上八点多到的,她是十一点,我先去的旅馆,到了时间点再和司机一起接她,看到她的那一刹那,没有任何的陌生,中间四五年的空白,真的在再遇见的那一刻消失了。我们只是轻轻地说了一声好久不见,就开始闲扯。
司机师傅说:你们俩一个从深圳来,一个从上海来,关系一定很好吧。
我笑着说:我们认识快九年了。
然后我们俩对视一眼,嫌弃地跟对方说:老女人。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我们已经认识九年了。高中到现在,大学四年极少联系,但是毕业后,许是因为同病相怜(穷),许是因为时不时的忆起了青春年少,近一年我们几乎天天聊天。
也不一定非得聊什么有营养的内容,可能是她在工作上遇到的一个奇葩同事,可能是我在地铁站遇到了一个干净的帅哥,阳光灿烂的午后,和志趣相投的知己聊天,也算的上人生一大乐事了。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很默契,每每说到一个话题,观点总是出奇的一致。
有一天,我在空间里发了一张杨洋的图片,她激动给我私发消息:你也喜欢杨洋啊,我惊呼:你也喜欢?因为我们都不是追星的人,很少说自己喜欢一个明星,于是后来,有了同款的壁纸,同款的头像。
二
大家在不同的城市上学,四年间,也就刚上大一的那个寒假,一起聚了一次,而那次,离现在也有四五年了。那次聚会,我们看见对方的那一刻,诧异了一下,因为我们穿的大衣,几乎是同款。
说起闺蜜,其实我不大记得我们一起做过什么刻骨铭心的事,我们的高中时代是套在宽大的校服里的琐碎时光,我们没有一起逃过课,没有一起看过操场上帅气的学长打篮球,虽然极不愿意承认,但真的就是流水账。
可是在那琐碎时光中,每一个小片段都有彼此的身影,那些默默地陪伴与支持,不轰烈,却格外温馨。
此次厦门之行,我们看了阳光沙滩,海浪椰子树,感受到了厦大芙蓉隧道的文艺小清新,也领略了鼓浪屿温馨惬意与小浪漫。不过很大的遗憾是我们没有吃到合心意的美食,吃的最舒坦的一顿就是一起撸串喝啤酒。
时隔六年,我们再一起过元旦了,很巧,很妙,也很幸运。
我们这辈子会认识很多很多的人,到最后,一些人其实也就是参与了你生活一个片段的过客,最后淹没在时间的河流中,无处可寻。
而有的人,是你提起某段时光就能马上想到,并且记忆犹新,当你走出千万里之后,发现她一直就在你身边。
三
前两天大家在群里面晒自己十八岁的照片,虽然造型一个比一个非主流,可是大家还是晒了,大概是因为,即使发型奇特,可是眼神纯净,面容稚嫩,大家只是借这个契机进行怀旧。
怀旧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可能是因为看了一部电影,可能是因为今天的阳光一如当年那般灿烂,可能是因为现在的生活不尽人意,我们或多或少总会忆起那些青葱岁月。
也许那些时光并不是光彩四溢,甚至有些枯燥,可是那些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激情,相互坦诚不算计的赤子之心,却是永远也忘不掉的,因为那是我们的青春。
越长大越明白,孤独无处不在,那会儿看到网上说人把孤独分为十级,最高的一级是一个人做手术。我没有一个人去过医院,所以我可能不太懂其中的辛酸,但我觉得,最深处的孤独大概是身边一堆人陪着,却没有一个人懂你。
你看了一个笑话,分享给他,慢慢解释,失去了乐趣;你喜欢了一个东西,却被别人嫌弃;你想做一件事情,因为大家兴致不同,没法陪伴。
这种孤独,是钝刀子割肉,更疼。手术熬过去了就是自己成长与胜利,可是这种漫长的孤独,你不能跟别人说,他人也没法体会,有口难言的憋屈让人欲哭无泪。
一开始,我觉得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聊得来。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我的奇葩室友”的帖子,同一年龄段,从某些方面讲同一水平线上的人,都千奇百怪,观点千差万别,更别说出了社会之后,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了。
后来才知道,遇到一个听得了你讲的笑话,接得了你讲的梗,懂得了你的小心思的人,该有多难。才知道,聊得来,是多高的要求。
很多事情平平无奇,可是因为和自己一起做这些事情的人,它成了浓墨重彩的回忆。有人说,人这一辈子有两句肉麻的话是非说不可的:一句是对不起;一句是谢谢。而现在,我觉得还有一句:有生之年,遇你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