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与朋友聊天,聊创业,说互联网,谈微商。
“创业”是一个令人振奋却又令人惶恐的字眼。对一个有开拓精神的人来说,创业是“梦想”的代名词。2013年,总理的一句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多少上班族为了实现创业梦辞职下海投入创业的洪流中,那句“宁可自己当小老板也不愿去打工”如今依然盛行,2016年,如今两年多过去了,一小部分人乘风破浪,成为了创客,获得了风投的融资,而大部分人激流勇退,在生死边缘挣扎,更有不知有多少人艰难跋涉,最终被拍死在沙滩上。
我们就是被拍死在沙滩上的一群人。
2014下半年,我和同事三人合伙接手了一家中型餐馆,建筑面积四百多平。餐馆毗邻学校,位于学校周边的商业街。有两个问题就出现了,为何选择做餐饮呢?又是为何选择在学校周边呢?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餐都离不开吃,吃喝拉撒,生活中首要还是吃,没有人能离开它,重要的是,无论出差还是旅游,无论逛街还是请客,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同学朋友聚会,都要选择下馆子,因此餐饮是非常传统的实业项目。
除了需求大之外,对于没有一门“手艺”,一项“绝活”的创业者来说,餐饮是创业的优先的选择,因为相对其它行业来说,餐饮行业进入门槛低,对于刚从公司出来的我们,除了选择做餐饮,似乎别无选择。
一些名人大咖,名校高材生选择做餐饮,也引导了创业餐饮的潮流。孟非做重庆小面、谷歌经理离职卖煎饼、百度少爷上街卖肉夹馍、北大的法硕离校煮辣米粉、传媒大学的美女专注做酸奶、常青藤女学霸教人品葡萄酒,看着这些名人名校大咖选择餐饮项目,并且小有成就,怎能不心动呢?还有那些连小学都未毕业的人都能把重庆鸡公煲、黄焖鸡搞得如火如荼,难道我们这些高校毕业的上班族还不会成功?加上已经做餐饮的亲朋好友们的鼓励,于是做餐饮可谓底气十足。
选择餐饮,似乎就选对了项目。而我们又是为何定位在学校周边商业街呢?
如今国内很多城市都将大学聚集在同一个区域,美名其曰“大学城”。正是一二线大部分城市都含有大学城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了以学生作为消费群体这个商机,激发了我们开发连锁品牌的思考,无论我们的店名,还是我们的店面装修格局,甚至每个包厢名称,都具有浓浓的“校园味”。
除了如今校园的布局特点,我们也看中了刚毕业几年的我们似乎“更懂”学生。因为年龄的相仿,很多话题沟通起来非常贴切,没有任何阻碍,这样似乎给我们提供机会,让学生们持续成为回头客。
基于如此多优势,我们选择做餐饮项目来创业,还能不成吗?
想法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很多时候,都是听起来很赞,看起来很美,但都是假象。
2014下半年,当我们入驻这条商业街时,整条商业街不到100家。然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正因为进入餐饮行业门槛低,片面的假象繁荣,致使餐饮店增加了一倍有余,年后的商业街,仅餐饮店已经超过了两百家,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加上那年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口碑等外卖网站相继入驻,各种补贴诱惑,激活了整个外卖市场,很多学生宁愿选择在宿舍点外卖就餐,也不愿和同学离校去饭店聚餐。
原以为,我们很懂的学生,但在实际的消费面前就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学生”了。
他们可以为了抹2元零头站在吧台和收银员吵半个小时;
他们可以为了不想买单故意说饭菜不干净要打折扣;
他们可以为了节省聚餐成本,跑到一公里以外的超市抱着酒水进店,尽管我们明确说明“禁止自带酒水”,但对于他们来说,这些规定都是浮云……
学生量是偏大,消费多,但对价格异常敏感,喝起酒来,耍酒疯,随地呕吐,口出狂言……
除了店面定位、学生消费特点外,店面开张后,对各种品质管理、采购管理、服务管理等要求迎面而来。从开业时对餐馆抱有美好憧憬,到实际经营中的大相径庭。伴随着店面的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有的店面开始为了提升利润空间,过于控制和压缩经营成本,产品普遍价廉质劣,经营形成恶性循环,整条商业街的餐馆可谓“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一窝蜂地大打价格战。有的店面熬到了年初,也熬不出暑假,即使熬过暑假,能坚持到年底的几乎寥寥无几了。
如果是创业项目,你选择了就知道了,而且你会发现你的选择是对的。但经营餐饮业并不是一条成功的捷径,也不是一条康庄大道。它就像《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一书中所描写的:“我要走的道路上充满着机遇,也有辛酸与绝望,失败数不胜数,叠在一起,比山还高...”
王利芬前几天微博这样更新,“前几天跟雷军聊天,他说现在许多创业者没有意识到创业的残酷性,常常是向亲人朋友借钱支撑业务生存,总觉得再有200万就活了,事实上再注入300万也是个死,但创业者意识不到仍然坚持,结果一家有个创业的,周围的人都不得安生。”
创业≠赚钱,当马云说“只要他能成功,其他人百分之九十九都能成功。”,这句应该是相反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成功,只要类似马云这样的奇才才有成功的可能。
不是所有人创业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