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必要做十年以上的职业规划?”这样一个观点不仅仅是笔者所碰到的很多职场人士的想法,让笔者惊讶的是,甚至还是不少从事职业咨询的职业规划师的观点。
文丨黄铭峰
案例
他们举了一个案例:从长远发展规划上,GE不主张做10年-20年很长时间的业务规划,一般最多只做3年的业务规划。
曾经有一位员工做了一份GE未来20年在非洲的毛里求斯的销售预测,韦尔奇问他,你计划在毛里求斯销售多少?你知道毛里求斯具体在什么位置吗?
所以,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大概5年长期,3年中期。一年短期最好。
▼
其实,这是典型的将企业业务发展计划与职业发展规划混淆的概念。
从企业的经营业务发展需要来看,当然是需要订得具体而有可操作性,这样的好处是可以细化工作流程,分步骤和阶段去实现短期目标。
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短期目标还是要在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去实现的,如果一个企业缺乏整体的发展思路定位,那将是缺乏发展持久性的表现。
一个人从开始工作到退休之前,最起码要有30年左右的职业发展期,而且如果依据生涯规划的发展思路,这30年的职业发展期如果纳入到整个人生的规划路线中,那不论是从起点高度还是发展格局来看,都是需要有更长期的时间规划来支撑自己的发展预期。
所以,说到职业规划没必要做十年以上,最好是做3-5年的规划,这种观点只能说明当前的社会人的心态是极其浮躁而缺乏发展视野的表现。
这种心态的产生是和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的社会环境变迁有极大的关联。
在这种全社会功利环境的逼迫下,大部分人都追求短期成功,快速致富,缺乏全局的眼光和有深度的思考。
发展到今天,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显现,各种职业和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举个城市规划的例子
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大城市进入到基础建设的高潮期,大批高楼和城市基础设施开建,但由于前期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和严谨的论证过程,没有考虑到为未来几十年的城市发展预留空间,造成了现在全国范围的城市设施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不断改造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
这样只能被迫在既有形成的格局中做艰难的调整,同时也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弥补预期不足的漏洞。
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大部分的城市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城市个性和可识别的形象。
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样像城市规划一样,一定要在实施之前有综合布局的意识和细致分析发展利弊的整体思考评估过程。
这个过程不能求快,以现实利益为直接导向。
而是应该以前瞻性的眼光看问题,要为今后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和可回旋的余地。
这样才不至于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受到预留空间不足的限制,而造成职业发展的“瓶颈现象”。
如果城市规划出现布局性的失误,如果有决心调整可以推倒重来,最多也就是浪费一些物力和财力。
而职业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本质不同是职业发展是没有可逆性的,发现错误再想弥补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只能在错的方向上做一些修修改改的补救工作,除非有比较特殊的机遇和资源支持才有可能纠正偏离的轨道方向,但在时间上的浪费肯定是无法弥补的。
以笔者的经验来看,职业规划只考虑十年还嫌不够,更何况只做3-5年的准备。
一个好的职业规划应该是考虑三十年的整体发展预期。
这其实是一个个人整体发展大战略格局的思考和形成过程,某种程度上是格局高低决定了发展的质量,而短期利益的实现只能是决定一时的发展速度快慢,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前期快速的发展必定会造成中后期发展的迟滞甚至停顿。
这有点像下围棋的布局一样,善于布局的棋手才能在中盘搏杀中获得先机、主导棋局的走势,在收官阶段就能显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而不善于布局的棋手,在中盘阶段就开始处处受制于人,被对手牵着鼻子走,越往后出错的概率会更高,高下胜负立判。
当然,现实中确实受到环境和视野的制约,很少有人可以预计十年以后的发展状况,更何况要考虑三十年的发展预期问题。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这个思考的能力,只能说我们暂时还不具备如何思考的途径。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意识问题,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具备一种整体全局观的布局意识,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围棋高手一样,从落下第一个棋子开始,就胸有成竹,整个棋局的全景与过程已经了然于心。
那么,这种整体全局观的布局意识如何形成?
这就又回到了前面开头几章所提出的几个大问题: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过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我内心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人生的意义、价值和潜力该通过什么样的职业平台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得以展现?
笔者认为,如果没有严肃地对以上几个人生大问题有一个真诚的探究和思考过程,就无法从思想上真正形成整体全局意识,也就无法在职业发展的进程上做到进退自如、善始善终。
可惜的是,现实中很多人往往就是在这些问题上缺乏较真的态度,认为思考这些人生问题是一种很无聊的表现,而把自己的聪明和才智浪费在走捷径、走关系和各种可以让自己快速成功的技巧上,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这个浮躁肤浅时代的悲剧所在。
面对这样的社会大背景,笔者也时常感到无奈和悲凉,因为自己在看到很多的年轻的朋友正在浪费着天赋的才华,为他们信心满满地日益走向平庸和功利而深感痛心。
自己很想帮助他们走出职业和人生的困境,给予他们新的希望,但由于受整个社会大环境和价值观的局限,这种努力还是显得杯水车薪、微不足道。
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才能坚持下去的,笔者就曾经为寻找这个充分的理由而苦恼。
有一天看到一则小故事“捡贝壳的小孩”,讲的是一个赶海的小孩,在海边捡漂到海边沙滩上的贝壳,然后每捡一个贝壳就把它们抛到海里去。
有好奇的人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沙滩上有太多的贝壳,你永远地捡不完。”
孩子开心地说:“我知道捡不完,但我尽量多捡一些,这样至少有一部分的贝壳可以活下去啊!”
在那一刻,笔者终于找到了这个理由,即使能力有限也要去做自己认为值得去做,应该去做的事情,虽然这种努力的过程显得有点徒劳。
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多救一些就多救一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每每在受到挫折和失意的时候,想到这个小故事,心头就释然了,因为毕竟自己正在努力地做着一件渺小但很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从中找到了快乐和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不就在过一种给予他人希望,同时也给予自己希望的人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