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not sure if most of you can understand the margin or not. But I know it's a brand new and important concept so that we'll talk about it more.
六. 边际:新增带来的新增。
原则:边际收益=边际成本,以达到边际效用最大。
1.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之前,我们关注的是平均值和总量,以后,我们要学会关注边际。
很多社会学家喜欢讨论——人性本善还是恶,而经济学家不关心这个问题。
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讨论的其实是平均量和总量的概念。
而经济学家关心的是,如果条件变化,人会如何行动。
如果一个人饿了三天,他人性恶的一面,会不会多暴露出来一点?
如果社会对良好行为的赞许和奖励增加了,那么,人性当中善的一面,会不会多表现出来一点?
你在一个很少见到陌生人的乡村问路,和在一个大城市的地铁站问路,别人对你的耐心有没有区别?
这是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会关注边际的意义。

2. 边际平衡: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我们先讲了边际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了边际平衡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把手上有限的资源,投到哪一种用途上、从事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哪一种活动带给我们的边际收益更大。
我们要追求的,是我们手上的有限资源,在每一种不同的资源或者每一种不同的活动上面,带给我们的边际收入要均衡。
我们口袋里的每一块钱,都是我们拥有的资源,它能用在不同的用途上,各种不同的用途都能给我们带来收益,那么到底这块钱应该用在哪呢?我们首先把它用在给我们回报最高的那种用途上面去。
我们点菜时,点一个菜不够,我们点两,两个不够我们点三,当然,这时这顿饭带给我们的收益就一点一点下降了。下降到某个程度,我们觉得再多一盘菜给我们的收益,比不上我们付出的这一块钱,那么我们就停止点菜了。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概念。
所以,每当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时,我们所获得的总效用是最高的。
Okay, 言归正传,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开始学习——需求定律了。
物理上,有牛顿三定律;经济学上,也有需求三定律。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你只要教一只鹦鹉,让它学会说需求demand和供给supply这两个词,它就能成为经济学家。
换句话说,只要你能说清楚需求和供给,你就是个合格的经济学家了。
你们说,需求定律有多重要?今天,我们先讲需求第一定律。
一、需求第一定律
需求第一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需求量上升。
简单吧?如下图就是一条需求曲线。我们先来看一下需求曲线有哪些特点:
1. 需求曲线永远倾斜向下;
2.纵坐标是价格(自变量),横坐标是需求量(因变量)。

是不是有些奇怪?
一般地,我们的习惯是横坐标是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但是经济学遵循一个老传统,从马歇尔开始,在需求曲线上,纵坐标用的是价格,即横坐标需求量随着纵坐标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二、需求和需求量的区别
好多人,包括很多经济学者,都没把这两个概念分清楚。你不能够混淆这两个概念——需求量和需求。
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代表的是单个价格和单个需求量之间的搭配组合,这些点连成线便是一条需求曲线。所以,需求曲线代表的是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当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量所发生的变化。
这条曲线被称之为一个需求函数,或者一种需求。也就是说,一个点对应的是一个需求量,而整条曲线对应的是一种需求。
在经济学里,一条需求曲线或者一种需求,它刻画的是:当所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听清楚,我说的是“所有其他条件都不变”,而当价格以外的任何条件发生变化时,需求就会发生变动,我们就用另外一条位置不一样的需求曲线,来刻画新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你看,下面就有两种不同的变化:

注释1. 需求曲线本身不动,我们沿着这条不动的需求曲线滑动,需求曲线上面的每一个点代表其他条件不变,只有当价格变化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注释2. 整条需求曲线发生平移,发生转动,位置发生变化,这表示其他的条件发生了变化。
所以,我们要区分,到底是沿着一条不变的需求曲线上下滑动,还是整条需求曲线发生了转动。
三、供给曲线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就减少,可是,当价格上升到一定程度时,需求量会不会变成零甚至变为负数呢?
可能!当价格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需求量就是负的。负的需求量是什么意思呢?在图中,曲线就跑到了第二象限,其实,它就是一个供给,你把它镜像的折返回来,折到第一象限,它其实就是一条供应曲线。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需求和供给没有黑白之分,主要取决于市场价格。
当一件商品价格低时,你是个需求者,你要买入,你要消费;但是,当价格逐渐升高时,你对它的需求量就会逐步减少;当价格进一步上升,你就停止购买,停止消费;如果它的价格还在上升,你就从需求者变成了供给者。
比如现在滴滴打车的顺风车下线了,而每次我工作呢,又特别远,如果我打快车或者打出租,要300块,那我就直接开自己车来了,还有可能顺便载几个同事,抵消掉过路费和油费。
你看,在这里,当价格上升时,我作为需求者,变成了供给者。
写在后面的话——
刚写完时,发现有3千多字,我自己都快崩溃了,经过删减,目前只剩下不足2k字了,希望你们能够充分理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