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新的分舵
很多伙伴,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都问过我同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建新的分舵?“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问题时,觉得非常诧异,下意识会回答”难道这么明显还看不出来吗?“
后来问的伙伴多了,我才开始停下来静静思考,”是啊,为什么要建这么多分舵呢?“
不建新分舵,是否还有其他的一些解决方法呢?
我这才发现,我自己经历的,感悟的,知道的,并不代表所有其他小伙伴都能理解和认同。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在今天有空坐下来,把自己的想法梳理一下,给各位小伙伴一个正式的回答,也算是给我自己的一个再一次的梳理。
要谈这个话题,可能要稍微花一点时间回顾一下我筹建和运营申活分舵的经历,在回顾经历前,我想先抛出我自己的愿景:在上海每个区创建一个分舵
理由1:上海每个区有一个分舵
在上海每个区创建一个分舵
上海现在已经是一个超大型城市,拥有1700万人口,目前拥有14条地铁线路,9条在建线路,城区面积7,037.50平方公里,50%的人上班通勤时间在1小时以上。而我们每场拆书活动也就是2个小时,可以节约大家在交通路途上的成本,帮助每个人可以在家门口完成拆书。
理由2:降低管理难度,增加管理灵活度,保持团队活力
独立的分舵运营,可以有更强活动,更好的管理团队。在之前的旧的申活团队,发现核心管理团队达到6人以上之后,决策效率大大降低,大家的想法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统一。因为我们是一个公益组织,本身还有工作和家庭事务需要处理,如果在每次决策都需要很长的时间成本,这样会导致团队活力严重下降。更小的管理团队规模,可以有更灵活和更快速的决策机制。
理由3:增强拆书影响力
独立分舵运营,可以更好的运营,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分舵运营风格,可以支持更多伙伴拆书,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拆书。”把拆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
理由4:有利于建设不同的分舵特色
不同的分舵可以有不同的分舵运营特色,这样可以吸引不同层次、不层范围的伙伴,可以更好的吸引更多的伙伴参与拆书活动。
理由5:可以让更多伙伴有参与分舵运营机会
一个公益社群除了“直接功能”外,拆书帮是学习实践拆书机会,另外一个就是培养社群运营能力,也可以说是领导能力(简称领导力)。因为一个分舵的舵主和长老职位有限,只有多个分舵才会提供更多长老职位,让更多伙伴释放领导力,训练领导力。
以上,分别从分舵管理、学习者参和拆书影响力等角度进行了阐述。
这些理由,是否可以说服你了呢?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