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摔跤吧爸爸》口碑与票房起飞,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讨论,下面我也来凑凑热闹(虽然现在热度有所下降),选取几个关键、有趣的情节,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给大家作一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示。
剧情回顾:
前印度国家摔跤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却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始终有一个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摔跤金牌。自己无法实现这一梦想,就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出生的儿子身上。不料命运却捉弄了他,让他生了四个女儿!一次无意的“打架”事件,让他看到了女儿的摔跤潜能,他开始教女儿摔跤,并努力使女儿成为世界级的摔跤手。尽管一路走来,他们遇到很多困难和误解,父女三人,共同面对,最终大女儿吉塔进入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摔跤比赛并夺得冠军。
大女儿吉塔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取得冠军的呢?让我们梳理故事、选取一下几个关键情节,看看其中有哪些启示。
一.打架事件
情节再现:
有一天,邻居告状拉着两个男孩来家里告状,说自家孩子被打了。爸爸开始还以为是侄子打的,还给了他一巴掌。可是,妈妈告诉他是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闯的祸。女儿辩解说是别人先惹得她们,说她们的坏话,所以她们都动手了。爸爸向对方道歉,领居无奈地离开后,爸爸问起事情的经过,问她们是怎么打的?女儿就拿侄子来进行演示。当看到“打架”的动作细节的时候,爸爸兴奋了起来。因为,爸爸在这一刻不只看到了女儿的“暴力倾向”,更是摔跤运动员所应该具有的动作潜能和竞争意识。爸爸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曾经拥有的让孩子延续自己摔跤冠军的理想实现的可能。
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潜能,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合理的利用开发。
单单从事情表现看来,两个女儿参与打架,这种暴力倾向,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是少女应该做的事,都不是传统淑女的形象所为,更不符合印度社会对女孩的形象塑造。
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现象,观点就会不同。
在前摔跤冠军眼中,这一行为非但不该批评,更应该去鼓励和开发。因为站在了一个摔跤运动者的角度来看待女儿,这里有多么难能可贵的运动天赋呀!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理论。他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人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他认为过去对智力的定义过于狭窄,未能正确反映一个人的真实能力。人们的智能不只是阅读、计算这样的语言、逻辑能力。
他把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后来增加至八个):
1.语言 、2.数理逻辑、3.空间、4.身体-运动、5.音乐、6.人际、7.内省 、8.自然探索 (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9.存在(加德纳后来补充)。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从不同方面发现人的多种智能,改变对人的固有看法,发挥人的潜能,成就不同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学校,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如果能运用多元智能的思维来看待孩子,用除了成绩、分数(这只是语言和数理逻辑的智能)的尺子来衡量孩子,从孩子身上找到更适合孩子发展,更值得提升的才能优势加以引导,也许普通眼光里的“问题孩子”会成为不可多得的小画家、小运动员、小探险家……这样,孩子的人生可能就此得以改变,人生的价值得以彰显,人生的轨迹重新闪耀出别样的光芒!
网上有人质疑说:如果没有这次打架事件,爸爸还会由此让女儿锻炼摔跤吗?
我的观点是:抛开电影编剧的需要,回到现实生活,如果没有这次打架事件,也会有别的契机让爸爸发现女儿的运动能力。
因为女儿在,爸爸在,爸爸的梦想在。
韩愈在《马说》一文中写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所以,人才的发现,关键在识人的伯乐。
作为教师和家长,一定不要仅仅从世俗的传统观点评价孩子,要善于敏感地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其实,在某些时候被普遍认为是劣势、缺点的方面,换个视角,也许是难得的优势,如果能加以正确的引导,把这一特点引领到合适的领域,让它变成长处,比如把女孩子打架引导到摔跤运动上,不正是对生命潜能重新的万全吗?
康庄大道路漫漫 ——文章健身房——神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