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雌柔常以安静守定而胜过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忍让,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和依赖;小国对大国谦下忍让,就可以见容于大国。所以,或者大国对小国谦让而取得大国的信任,或者小国对大国谦让而见容于大国。大国不要过分想统治小国,小国不要过分想顺从大国,两方面各得所欲求的,大国特别应该谦下忍让。



[时空对话]

春秋末期,诸侯国到处林立,大国争霸,小国自保,战争接连不断地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灾难。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带来的痛苦,讲到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老子治理国家和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政治主张。

在老子看来,国与国之间能否和平相处,关键在于大国,所以一再提出大国要谦下,不可以强大而凌辱、欺压、侵略小国。

老子形象地以江海比喻大国,认为大国应该像江海,谦居下流,天下才能交归。大国还应像娴静的雌性,以静自处下位,而胜雄性。

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老子讲的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的情况,不要改变。他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背道而弛的,如果维持在分割的诸侯国时代的话,就没有现在大一统的中国了。

古今中外,人类社会能否得到安宁与和平,往往由大国、强国的国策所决定。大国、强国的欲望不过是要兼并和畜养小国、弱国;而小国、弱国的愿望,则是为了与大国修好和共处。在这两者的关系中,最主要的一方便是大国、强国。

老子一再强调大国应该谦下包容,不可自恃强大而凌越弱小。只有这样,才可以赢得小国的信服。从此看来,老子的用心又是符合百姓们的愿望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
    SuperK军阅读 217评论 0 0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4,470评论 4 81
  • 《梧桐树》 梧桐树,我要在今晚将你伐倒 在这年轻的土地上 我同你一样屏住呼吸,感受死亡 当我再次鲜活,就重新举起斧...
    颜族长阅读 467评论 0 4
  • 文| 平之 每天都这样拖延,每天都自我安慰。 再睡十分钟吧!再看十分钟电视吧!这条推送看完就不看了!再玩一把游戏就...
    常平之阅读 254评论 1 1
  • 文 /樊梦洁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两天朋友圈被胡歌刷屏了,一场车祸改变了他的性格思想,乃至人生...
    樊饭饭阅读 6,449评论 72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