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母亲》的最后一章。历时两周,这本书总算是读完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他也是前两年热播电视剧《人世间》同名小说的作者。这些,也是我刚了解到的。
两周前,我在国家图书馆APP上翻寻,想找本小说读读。在本书的简介里写着:“《母亲》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该小说部分内容被选入了国家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
看完简介,我心里寻思:“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可我确实不知道这个作者,为啥说他是著名作家?他写过什么作品?他的作品还编入课本了?具体是哪一课?”然后,我在百度里看到了作者的百科词条。
本来想写书的读后感,书的内容没写,反倒说了半天作者,那就现在开始吧。在该书中,除了第一章《母亲》外,还收录了《黑纽扣》、《白发卡》、《蓝发卡》和《灭顶》。
整本书读下来,感觉第一章最很饱满。通过写母亲夜灯下缝补,制止“我”偷大叔的豆饼等一个个小故事表现了母亲勤俭、善良、纯正的品格。
最后一章,把人物的心理描写得很到位。特别是写徐有德去县城的银行存钱那段。存完从银行里出来,到附近逛商场,抢购打折录音机的描写,把一位农村暴发户的心态写的惟妙惟肖。好似作者就是那个暴发户,那个吝啬的要强的暴发户。读这段时,我都感觉自己变成了徐有德。
《灭顶》这章,主要从秀秀的视角,写了以徐有德和明贵为代表的一些男人,人性中的虚伪和贪婪。
忘了之前哪本书里说的了:“写作就是要直面自己的灵魂,直面人性中最美好、最丑陋的地方。”
那么,这本书的第一章《母亲》,应该算是书写母性的美好。而在最后一章《灭顶》中,是揭露人心的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