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几乎所有诺奖者的故事,都说明好奇心、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每个诺奖获得者都没有把获得诺奖作为科研目标,激发他们开拓、创新的是科研兴趣。
本年度诺贝尔奖已经全部公布,舆论也再一次聚焦诺奖。2000年至2016年,日本已经有17人获得诺贝尔奖,且全部为自然科学奖。
媒体统计了日本22位诺奖得主的学术背景发现:21世纪后,日本诺奖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在20世纪70—90年代取得的,比他们的获诺奖时间要早二三十年。比如,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大隅良典,他的获奖研究成果就是上20世纪90年代初在东京大学工作期间取得的。大隅良典不止一次在各种场合表示,希望现在的年轻研究者要有探索、开拓的精神,不要总去问“有没有用”。
如果所有诺奖获得者都冲着获奖去开展研究,那可以肯定,几乎不可能获得诺奖,谁能料到这一研究会在20年之后获奖?即便舆论称这一研究是“诺奖级别”,但获奖对于每位科学家来说,是小概率事件。恰恰相反,只有淡化功利追求,从自己的学术兴趣和理想出发,去探索未知世界,才能感受到科研的乐趣,做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研究。对于基础领域的研究尤其如此。甚至在今年发现引力波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还有不少网友问,这有什么用?这是值得警惕的。保持对周围社会的好奇心、富有质疑和探索精神,这是引领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兴趣是学习和科研的源动力,要呵护学习和学术的兴趣。
事实上,几乎所有诺奖获得者的故事,都说明好奇心、探索精神,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每个诺奖获得者都没有把获得诺奖作为科研目标,激发他们开拓、创新的是科研兴趣。
我国数学大师陈省身也曾说,“数学好玩”。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带着好奇心、“好玩”的心态学习、研究的人越来越少。在中小学学习中,奥数本来是拓展对数学感兴趣学生的数学兴趣,可很多家长送孩子去读“奥数”培训班,却不是发展数学兴趣,而是为了获得奥赛获奖证书,还有的则是为了提高数学成绩。为了扭转全民奥数热,我国在中高考改革中取消了奥赛加分以及其他特长加分,有一些家长就说,培养孩子的特长没有意义了,可见其对待学习的功利态度。凡是对升学有用的,就高度重视,甚至可以牺牲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凡是对升学“无用”的,则边缘化。培养孩子的兴趣,应该把更多时间交给孩子,引导孩子自主发展,正如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所说,他人生最难忘的经历就是小时候在学校后山与同学追逐赛跑、拔农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时光。
最近,清华附小一班级开展针对苏轼的小课题研究,并撰写了课题报告(小论文),引来舆论热议,有一些网友质疑,小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究竟有什么价值,能做出什么研究?这是由于对学校、科研机构用论文、课题考核评价教师不满,而误会了小学生课题研究的价值。小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当然不是为了获得什么“有用”的科研成果,而是让他们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我国所有中小学都应该推进探究式教育,组织学生,利用身边的条件,进行小课题研究。
而我国学校、科研机构,也得改变对待论文、课题的“功利思路”,不要把发表论文视为成果,而需要关注研究本身的创新价值。否则,大家就会被所谓的“有用”的指标,诸如论文、课题、经费、专利所累,而失去学术兴趣和学术理想。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要求高校评价人才要摆脱唯论文论,有的高校已经采取代表作制评价教师的学术贡献,这都是力图让学术更简单、更纯粹,让学者有更多精力去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追求学术理想,而非功利的“有用”目标。
原文载《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