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西约战刘欣,第一轮里的沟通陷阱
当地时间6日晚(北京时间7日),翠西在推特上转发了刘欣5月30日发布的一条“感谢翠西在节目中接待我”的推特,并说:“嗨,刘欣,你准备好参加第二轮(对话)了吗?”
双方的第一轮“论战”被各类媒体炒得火热,说什么的都有。但是可能看过“辩论”全过程的网友并不多,不太清楚第一轮双方到底说了什么。
最近,在中国生活多年、自称“火锅大王”的美国人Nathan Rich(他也是爆款电影《流浪地球》特效公司CTO,非常了解中国文化)制作了一个视频,解读了第一轮的辩论。他发现在整个过程中,由于双方文化差异、思维的不同,导致了一些“鸡同鸭讲”的沟通障碍。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有效沟通,并不是双方语言互通就可以了。下面我们先来看看第一轮“约战”发生了什么。
面对老美不要谦虚,那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一上来,翠西首先介绍了刘欣。要注意的是,翠西的介绍并不友好,甚至是已经开始了“攻击”。但这是美国人的辩论习惯,既然要辩论,上来先抬高自己,“贬低”对手,而不会以中国人习惯的那种“谦虚”的方式,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果不了解,就会“吃亏”。
经过火锅哥的解读,注意这里的重点是,“攻击已经开始了”。
但是刘欣显然并不了解这一点,刘欣的英语非常好,应该不仅是从课本上学到而是在英语国家经过了大量实践,照理说应该相当程度上了解美国人的文化习惯、思维方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她了解的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
这是刘欣的开场白,非常礼貌、温和,这是我们的看法。但是,美国观众并不这么看。火锅哥对这段话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其实从两人的表情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翠西一脸得色,感觉正中下怀;而刘欣好似受气的小媳妇。
首先,要明白这次电视辩论,主要是面向美国观众。在美国观众看来,上来“谦虚”可不是什么好品格,他们会解读为这人不自信,是个卢瑟,好不容易得到一个表现的机会,正在手足无措地惶恐。这样的开场白正中翠西下怀,对刘欣来说是一个很糟糕的开始。正确的应该是什么样子了?
一上来就应该在简短的问候之后,直入主题,强调自己的观点,展开还击。这才是美国人习惯的风格,也更加容易接受。
了解对方不知道的信息,清晰传达
接下来的交流也不太好,因为翠西在开始的介绍中对刘欣打上了“官方”的标签。而刘欣显然并不认为自己代表官方,她强调自己是以主持人的“个人身份”
但是,没有正确方式去强调这一点的话,有可能带来的是不好的效果。大家会认为刘欣像翠西一开始的暗示那样,在说谎。而要正确表述自己的非官方身份并不难,正如火锅哥的表达。
以这种方式很容易让美国人理解,同时,还可以反击翠西。
所以,实际上因为对美国文化和美国人思维方式的了解不足,虽然刘欣的英语非常好,但在这场辩论里,刚开始的时候处于不利的位置。
火锅哥的形容是“翠西把刘欣描绘成骗子,而刘欣看起来有点天真”。
用对方习惯的方式,达成最有效的“反击”
好在刘欣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后来的“辩论”中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扳回了局面。但纵观整个过程,刘欣的表述还是有点太温和,太“中国化”了,并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也就是没有用美国人最熟悉的方式让他们明白道理。
比如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关于知识产权的。事实上翠西的观点,是要加给中国企业一种“莫须有”的罪名。
那如果按照最美式的表达,应该如何反击呢?火锅哥给了我们最好的示范。
典型的美式俏皮话,“好吧,我想你必须要问在中国各地,成千上万的美国公司是如何获得暴利的。要不我们去旁边的星巴克聊。是的,就是经过沃尔玛、靠近山姆俱乐部、在路过苹果店的哪家星巴克。它就在Hooters和其他500家西方公司所在的街道上”。
一下以一种很幽默的方式展开了强力反击,让所有美国观众了解了原来在中国有那么多发展很好的美国公司,而且接受度会很高。经常看美国电影和美剧的朋友,应该对这种表达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再来看看刘欣是怎么回复的。
刘欣的表述,虽然也是同样的意思,但是太“中式”了,更加温和,也许国人接受起来更容易,但电视节目面对的是美国观众,他们可能就觉得无趣了。
除了这些,第一次约战中,还有不少因双方的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带来的“鸡同鸭讲”现象:翠西按照美国人的思维方式、美国人的习惯、美国人的表达来对待刘欣;而刘欣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习惯、中国人的表达来对待翠西和福克斯的美国观众。
可以看出,虽然都说着同样的语言,表面上沟通无障碍,但事实上她俩之间是需要一个“翻译”的,这个翻译显然需要对双方国情、文化和思维方式更了解的人,比如火锅哥。
了解文化差异,了解对方,避免“鸡同鸭讲”
不久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
博主看到美国邻居的孩子长得好,就在她父母面前说孩子很漂亮,这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是很善意的夸奖。但是孩子父母却不同意,他们认为漂亮是天赋,而夸孩子不要去夸“天赋”,而是要夸“能力”。
博主最后给这对夫妇道了歉。但在我看来,这种事可以给对方解释清楚,在中国这是善意的夸奖,如果不符合你们的文化,我下次可以不这么说,但我这次不会道歉。
不要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之间有文化差异,在中国内部,大家都说中文,也因为文化的不同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存在着这样的沟通障碍,甚至很多说法都不一样。
先来说说大陆和台湾地区,词汇存在很多差异,典型的如“网络”和“网路”,“城铁”和“捷运”,“出租车”和“计程车”,“初中”和“国中”等等。如果不注意去了解差异,了解对方,很可能也造成“鸡同鸭讲”的现象。
再说到大陆的南北饮食差异,近年来网上说得太多了。比如冬天南方冷还是北方冷,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咸的,汤圆还是元宵。大家是不是还记忆犹新?
现在翠西已经开始第二轮约战,我希望经过第一轮之后,刘欣已经认识到不同文化和思维带来的沟通差异,做足功能和充分准备,了解美式思维、美国文化、美国人的习惯,才能在第二轮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如果有第二轮的话)。
作者:Tintin
微信号:tintins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