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
回想中学时代,仿佛一个矛盾体,自负到天地间唯我独尊,自卑到感觉自己是多余人。在迷茫时,是那本《少年文艺》,是那篇《北极村童话》,是那个北斗哥哥,是那位迎面走来的背光的看不清面容唯发丝与牙齿闪着温润的光的女神,带我走出迷雾,那些文字陡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一扇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窗,那一刻,感觉不再孤单。从此爱上阅读,开启阅读之旅。
“这河里流的不是水,不是浪,是一大块一大块凝着的、古朴的流体。”大学时读《北方的河》,这样的黄河水带给我震撼,这本书深深吸引了我。当时不觉,但书中的那份追求,那种信仰,让我的生命带上了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阅读刻写着我的生命。
茫茫书海,我们将与哪些书相遇,既是一种机缘,也是对我们眼光的考验。你所读的书将变成你生命的一部分,它塑造你的形象气质,决定着你的选择与人生方向。因此,你需要早点儿遇到那本对的书。
一个教师的阅读史,就是他的专业成长史。
我们大家是教师,在教师这一称号之外,我们还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读书人”,教书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读书的人。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阅读可以让我们获得职业尊严,让我们享受课堂,让我们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书籍能给我们提供教学的方法和路径,只要你找寻,总有一条适合你。
《教学勇气》让我们不再惧怕课堂。保持心灵的开放,保持自己身心的完整,才能感受到教育生活真实的苦与乐。多一份开放,多一份碰撞,就多一份精彩。
《静悄悄的革命》,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却蕴含丰富,给我很多启示。它让我们明白了善于倾听的教师才能营造出注意倾听的教室氛围,才能培养出善于倾听的学生。
《理想国》让我们明了什么是“正义”,《唐宋词十七讲》让我们不仅知道知人论世,还知道了应该以己证诗。
作为教师,我感觉有这几类书要读。我们要读以霍姆林斯基著作为代表的教育学著作;读以《仁爱一生》为代表的人物传记;读以《论语》《朝圣的心路》为代表的哲学著作;读小说;读诗歌。教师就应该是一个杂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要读维果斯基,读杜威,读叶圣陶,读余映潮,读《听王荣生老师评课》,读《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阅读,让我们课堂不再苍白。
阅读不仅助益备课,阅读还可以修心。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世上太多的烦恼都源于那颗躁动不安的心,阅读就是最好的修心之旅,阅读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这个世界 ,让我们跳出个人狭隘的小圈子,看到更多的挣扎与苦痛,奋争与坚守 ,从而更加宽容,更加悲悯。
好书太多,读不完。这世界上太多好书,我都没读过。我们来世间一趟,首要的是自由心,以自己的方式很好地活着。读书,只有对这件事有益才值得。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自己读,还要和学生一起读。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醉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我们一起共读,我们一起交流,我们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已毕业的学生们在QQ群里接龙《那些年我们在十三中的日子,那些年张老师说过的话》,感动而欣慰,春风化雨,我们所做的总会有人领受,但求耕耘,莫问收获,那影响也许不在当下,而在将来。读完学生毕红杰、吴欣怡给我推荐的《皮囊》《阿尔吉侬的花束》特别开心,我有了一代又一代可以对话交流的小友了!我浇了一滴水,他们却涌出了一口泉,这是教育的硕果,更是做教师的幸福。
书中日月长,阅读不是成长的唯一路径,但它是成本最低的。如果你不主动追求你想要的,你一定要花同样的精力,去应付生活塞给你的。沉醉在阅读中,超越庸常和琐碎,你的阅读史将成就你精神上的浩瀚故乡。
阅读路上,让我们相伴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