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舅姥

五月初,母亲在一次探访舅姥后不慎跌倒,肩胛骨骨折让她不得不暂别那份亲情的牵绊,在近两个月的时光里,未能再踏足距我家百公里之遥的康养中心。而舅姥,在制氧机氧气的佑护下,在时间老人的轻扶下,身体竟奇迹般地重焕生机。今日,母亲的臂膀刚刚卸掉了夹板,她那对亲情的渴望便如潮水般涌来,让我驱车,再次载她前往那片充满温情的地方——舅姥所在的康养中心。

康养中心内,舅姥的身影已恢复了往昔的活力,生活自理已经没有了问题。由于刚刚过去的梦魇,保姆还是没敢辞退。我和母亲的到来,让舅姥倍感兴奋,她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房。更令人惊喜的是,舅姥竟兴致勃勃地为我们展示了仰卧起坐,那一刻,我由衷地赞叹:“您真是老当益壮,宛若神仙下凡!”舅姥笑靥如花,俏皮地回应:“哪里是神仙,怕是成了个老妖精吧!”看着舅姥的坚韧与乐观,我心中为之动容,突然明白了舅姥长寿的秘诀。

趁着保姆外出的间隙,舅姥与母亲轻声细语,道出了对保姆的一些不满。原来,那保姆私下里竟将饭菜中的肉、蛋、鱼虾偷偷埋在饭里,留给自己,而舅姥的碗中却只剩下清汤寡水。我初闻此事,还以为是舅姥多虑,却听她缓缓道来:“我曾故意将饭菜扔在地上,保姆无奈之下分我一半她的饭菜,那里面,满满的都是肉与蛋。”此番话,让我陷入了沉思,从人性角度考虑,这也是有可能的,两人住在养老院内,与外届没有了联系,养老院的一日三餐一定是饮食清淡,保姆相对年轻,对于这种的清淡的饮食哪能适应,只好从老人的口里骗取点炒菜的肉了。还好,舅姥并没有执着在这个问题上,她的豁达与宽容,让这一切显得微不足道。她迅速调整心态,将注意力转向了心爱的书籍与笔墨,继续她的精神之旅。

临别之际,舅姥的一个请求让我大为惊讶——她竟想让我帮她购书。一百零一岁的她,对知识的渴望丝毫未减。她笑言,病中已将藏书赠人,如今既然阎王不收我,岂能虚度光阴,还是要以书为伴,以字为趣才有意义。我翻阅着书单,除了《新华字典》外,其它都是我不曾涉猎的领域,心中不禁对舅姥的学识与见识肃然起敬。我提议她撰写回忆录,记录下她那尘封百年的故事,让我们这些小辈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舅姥轻轻从抽屉中取出一叠稿纸,笑道:“我确实写了一些,可现在的青年们连著名的作品都不读,谁又喜欢读我的这些碎碎念呢。”

此行,让我对养老院有了新的认识。舅姥的生活模式,或许为那些对养老院抱有偏见的老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在养老院内享受集体的关怀,同时聘请保姆以享个性化照顾,两者相辅相成,既保证了生活的质量,又避免了孤独与冷漠。然而,人性的复杂让一切并非尽善尽美,矛盾与冲突依旧存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无论制度如何完善,都无法完全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摩擦。但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制度的庇护下,我们更应追寻内心的热爱与梦想,让生命之树常青,幸福之花常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大舅是个可怜悲苦的人,他以悬梁自尽的方式结束了他56年的悲苦生涯,留给世人短暂的哀叹,我怕我的这支笨笔描述...
    七星和明月阅读 3,746评论 2 3
  • 梦里,又一次回到小院儿。 小院儿,其实并非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姥娘家,假期里奔着小雪才去的地方。但就是有着挥之不去...
    小浏浏阅读 4,778评论 16 7
  • 喂,二舅,我今天下午去给你理发”? “喂,某某,你今天来呀,还是你明天来”? 这是今年腊月中旬,父母在老屋出发之前...
    张春梓阅读 1,449评论 0 1
  • 关于“老太姥”这一称谓恐怕要先解释一下。妈妈的奶奶,我叫“太姥”。老太姥就是太姥姥最小的妹妹。(东北管排行最小的称...
    天狼1748阅读 4,608评论 0 8
  • 养老院调查采访手记: 1 从刘家窑桥下来,沿榴乡路一路向北,左拐进顺三条。沿途是矮小的院落,随处堆放着铝合窗、门、...
    晓景liu阅读 5,071评论 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