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天,最孤独的图书馆敞开了它的大门

南戴河海边图书馆
“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

今天翻看一条的视频,看到一则最孤独图书馆建筑师又在798改造一座美术馆的消息,想起了他的这座代表作。去年五月份刚开放不久,我就特意坐火车到北戴河,去一睹这座有性格的图书馆。

图书馆建筑全部是清一色水泥墙,是建筑设计师追求的尽量简单

其实图书馆的位置在南戴河海边,当时我在北戴河火车站找了一位当地民宿老板,确定在她家住宿并让她开车带我去图书馆所在地。因为刚开放没几天,民宿老板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我找出自己提前查好的地址给她看,再加上各种打听,我们终于找到了目的地。在穿过阿那亚大大的度假村后,来到海边,看到了那座屹立在茫茫海水边的图书馆。

周围是沙滩背后是大海,像是到了世界尽头

当时,海边有寥寥几个游客,景区这边还有工人在施工。看到图书馆后我就兴奋的往那边跑去,民宿老板是位三十多岁的大姐,看到这么一个奇怪的建筑,也很稀奇,瞬间转换成游客的身份,各种拍照。

图书馆内部,阅读者的群像

图书馆内的主题空间格局是一个打通的空间,利用夹层架设为三层,每一层都能看到海,每个人都有很好的视野。

曲面的顶部有几排洞眼,正午时分,有光线穿过,打下来到读者的书上、书架上、或者是面前的书桌上,是一个个灵动的光斑,你要及时的捕捉它,因为可能一眨眼的功夫,它们就溜走了。

一通到底的长方形玻璃窗

当时的图书馆里已经有很多读者在看书,我们时间有限,只在里面逛了四处逛了一下就出来了,还碰到了一位六十多岁但精气神很好的管理员大爷,叮嘱我们不要打扰到读者看书。

如果晚上在这里,合上手里书本,抬头就是星辰与大海,还可以推门而出,去吹吹海风,听一听海浪的声音

轻轻走过读者身边,好羡慕这些可以坐下来面朝大海看书的人。像是在世界的尽头有一隅安身之地,可以随时辽阔,亦可躲进小楼。

那时虽然刚开放没几天,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前来体验

这是最顶层,不仅能看到其他阅读者的群像,还能看到更远的大海更宽的波面。

窗里窗外

阅读者的自身是渺小的,但书中的海洋与窗外的海洋一样浩瀚无边。思绪随海水般翻滚,心情如浪花般跳跃。到底该读书还是阅读大海好呢?

方方正正的窗,外面的世界

光是建筑设计师最在乎的元素,变幻的光线为简单的建筑增添生命般的活力和色彩,不会一成不变,永远在动,永远生机勃勃。


旁边一个夹角空间,只有一条不宽的光线照进来,同样是木质地板上,放着两个蒲团,是冥想室。

这个冥想室,进去时很是黑暗,在里面待一会才能习惯它的黑暗,听设计者说,一天中,只有很短的时间里才会有明亮的光线进来,其余时间尽是黑暗,适合静心。

图书馆右前侧形象,出门就是松软的沙滩

简单的有些清心寡欲,但总是忍不住走进去,设计者追求的尽量简单,是为了让阅读者能够最大限度的感受到大海。

我的理解是,最好的存在是让你感受不到存在,建筑本身不去分散你的注意力不去吸引你关注,只想让你把关注点都放在自身与大海的互动上。

身后的大海,一望无边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tip:这座图书馆是三联书店的公益图书馆,在阿那亚度假村内,对外开放没多久,就吸引了像我这般前去参观的人,所以从去年六月初就开通了提前预约机制。但是,我今天在它们的公众号上看到一则消息:自2016年12月1日到2017年3月31日,到访免预约,每周一闭馆,开馆时间是9:00—17:00。

可能是因为海边旅游的淡季,游客大大减少的缘故吧~它也需要拥抱取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