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想过会是如此现实的故事,现实到似乎自己身边都能找到像加林这样的年轻人。
这部发表于1982年的书,曾在那时轰动全国。时隔40年,书中的故事仍在现实中上演。今天无意从书评的角度来讲这部曾让我思考良久的书,而是想要从作者在本书中传达的一种人性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想。
当土生土长的农村小伙走出那个村子,当自己的各种才能、潜力、坚韧且踏实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展现,当过往的深情与未来的宏伟前程正面交锋,谁能够做出一个所谓完美的选择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好多天,也问了身边的一些经历相似的人,答案其实,都和故事中的高加林一样。就应了陈忠实对于本书的一个评价:《人生》主人公们的情感与精神历程,不仅仅是他们的苦恼或欢乐,而是人们的共同感情。
所以啊,时代不停地变化着,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在不同的时代下拥有着共同的特征,无论是深情相爱,还是无奈分离,都与时代相关,并又独立于时代。人性像太阳,不能直视。或许是我个人的人生观相对黑暗,我始终认为,人性的本质都是利己主义,做出的选择其实大多是从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得失。当然这也不代表我会无视这世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给这个社会带来的温暖。
人生是故事,也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旅程,我只好带着我相对黑暗的人生观去爱这个世界,去爱不长不短的几十年。